2025年 05月 03日
星期六
   | 氣 溫 : 28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理大研發織物鋰電池柔軟高效 冀應用於醫療等電子產品
發佈日期 : 2019-05-24

鄭子劍希望,未來進一步提高電池的能量物度和的壽命

理工大學研發超柔軟高效能織物鋰電池,是全球首次以傳統布料或織物製作的鋰電池。理大紡織及服務學系教授鄭子劍表示,織物鋰電池可以充電及放電約500至1,000次,而且充電速率較傳統鋰電池快,壽命亦較長,可以大規模生產。他希望未來進一步提高電池的能量物度和的壽命,更多應用於醫療、休閒及體育電子產品等各方面。  本報港聞部報道


傳統鋰電池體積大而且重,難以應用於可穿戴產品,十多年來,科學家一直致力開發可彎曲的鋰電池,大都集中研究使用金屬箔作為電池的集流體。直至理大研發出織物鋰電池,才出現突破,同時解決能量密度、柔軟度、機械強度、穩定性等方面的問題。


●充電更快 壽命更長


鄭子劍昨日表示,織物鋰電池與傳統鋰電池結構相似,最大分別是前者以具有金屬塗覆的織物,取代傳統金屬箔,並加入正丶負極物料。這項發明的柔軟度佳,可彎曲至半徑小於1毫米,兼且摺疊超過1,000次,效能仍保持不變。他解釋,產品可以配合電子錶帶使用,提高手錶的電池效能。


由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團隊研發的織物鋰電池,今年4月於日內瓦第47屆國際發明展奪得金獎和兩項特別優異獎。鄭子劍解釋:「可穿戴技術被視為繼智能手機後,全球下一個重大市場商機。預期可穿戴產品的全球市場收入將以每年增長逾20%的速度躍進,至2024年達1,000億美元(相等約7,800億港元)所有可穿戴電子產品都需要可穿戴的能源供應。」


理大研發的製造織物鋰電池的創新技術,應用潛力至為廣泛,能為無數新世代產品開拓前瞻性的應用方案,範疇遍及醫療護理、信息娛樂、體育、航空航天、時尚服飾、物聯網、傳感或定位追蹤,以至任何超乎我們今天想像的用途。


研究團隊採用理大專利的聚合物輔助金屬沈積法新技術,將高導電金屬(銅Cu和鎳Ni)均勻地沈積於經處理的織物上,製成導電織物,用作電池中的集流體,導電織物具有低薄層電阻和大比表面積的特質。之後,於導電織物添加正、負電極的活性材料,再加入隔膜與電解液,便能組裝成織物鋰電池。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