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4日
星期四
   | 氣 溫 : 30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德國選舉極右派成第二大黨
發佈日期 : 2019-09-03


【本報國際組報道】德國東部薩克森州(Saxony)和勃蘭登堡州(Brandenburg)當地時間周日舉行地方議會選舉,執政聯盟基督教民主聯盟和社會民主黨險勝,成功保住第一大黨地位,但民粹政黨異軍突起,極右派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兩邦得票率分別是27.5%與22.5%,可望竄升為這兩邦的第二大黨,學者指極右政黨崛起,可能會對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今次兩洲地方議會選舉,其結果將決定下屆州政府的組成。初步計票結果顯示,社民黨在勃蘭登堡州以26.2%得票率位居第一,緊隨其後的是另類選擇黨的23.5%。總理默克爾的基民盟以15.6%位居第三,綠黨和左翼黨得票率分別為10.8%和10.7%。與上屆選舉相比,得票率上升最多的是另類選擇黨,升幅11.3個百分點,綠黨升幅4.6個百分點。至於左翼黨、基民盟和社民黨則分別下跌7.9、7.4和5.7個百分點。

#民粹政黨崛起不利經濟

在薩克森州,基民盟以32.1%得票率領先,其後分別為選擇黨(27.5%)、左翼黨(10.4%)和綠黨(8.7%)。社民黨在該州僅獲7.7%的得票率,下跌4.6個百分點,而基民盟得票率更下跌7.3個百分點,左翼黨下挫8.5個百分點。另類選擇黨則驟增17.7個百分點。選舉結果為基民盟在薩克森州贏得喘息機會,但該州現任基民盟籍州長克雷奇默將可能面臨須與綠黨聯合組閣的處境,為新政府組建帶來難度;而在勃蘭登堡州,另類選擇黨的崛起亦為組建穩定的政府帶來挑戰。

德國薩克森州經濟國際化協會主席俾斯麥(Andreas von Bismarck)表示,近年該州的國際化、開放程度沒有較大改善,隨著另類選擇黨強勢崛起,可能會變得更糟,對經濟的影響也是如此。德國IFO經濟研究所的專家拉格尼茨(Joachim Ragnitz)也認為,反對歐元且有排外傾向的右翼政黨當道,明顯不利於經濟發展,外國直接投資或會進一步下降,影響國內資金的投資計劃。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