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7日
星期三
   | 氣 溫 : 27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發佈日期 : 2019-12-20

中大教授周仁杰獲裘槎前瞻科研大獎

【本報港聞部報道】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周仁杰憑光學衍射層析顯微技術方面的傑出研究成就,獲裘槎基金會頒發「裘槎前瞻科研大獎2019」,並提供500萬港元,支持其開展相關研究。

醫學界現行應用的人體掃描成像技術,例如X射線電腦斷層掃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X-ray CT),使用過程會釋放出輻射,不適合短時間內多次使用,亦未有現行活體動物成像技術可用於檢測眼疾。

周仁杰自2017年加入中大後,積極與威爾斯親王醫院及眼科醫院相關專科在TPM(Tomographic Phase Microscopy)領域密切合作。周仁杰及其團隊將運用裘槎基金會提供的科研基金,進一步應用「活體層析相位顯微技術」(TPM for label-free in vivo imaging applications),開發「反射模式層析相位顯微鏡」,日後為活體組織成像帶來新突破,促進人體掃描技術的普及化。

#研顯微鏡能及早檢測病變

新技術下,醫護人員毋須使用任何高強度輻射儀器或注射顯影劑,即可進行活體掃描,演算出三維圖像。其解析度達至亞微米級,並可實時檢視微小的細胞及組織,幫助醫護人員及早識別細微的病變,為病人提供適切治療,預防腫瘤形成。周仁杰表示,新技術無侵害性、可多次重複進行,適用於長期觀測部分病症。現行技術如X-ray CT,使用過程中會釋放出輻射,必須由專業人員操作及做好防護措施,新技術則可擺脫此等限制,使用過程十分安全,所需的設備及操作亦相對簡易。

周仁杰表示:「是次殊榮肯定了研究項目的發展潛力,亦吸引了知名大學成為團隊的研究夥伴,包括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及麻省理工學院(MIT),讓我們與世界一流學府的學者合作及交流,製造優良的醫療儀器,攜手為全球醫學界貢獻所長。」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