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5日
星期五
   | 气 温 : 25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老翁甩喉死因聆讯 病理学医生:死于唿吸系统衰竭或哮喘发作
发佈日期 : 2020-01-15


【本报法庭组报道】患有哮喘及慢性肺阻塞的七旬翁于2016年因气喘被送往屯门医院,插喉期间疑因气喉松脱,引致心脏一度停顿,及后疑将插进器官的喉管,被「驳错」至食道,老翁之后死亡。死因庭昨继续研讯。主诊医生承认有另一更适合的药物,但因情况紧急,来回拿取费时,故未有採用。有病理学医生据验尸报告表示,老翁死于唿吸系统衰竭或哮喘发作。他不认为换喉引发过敏反应,用药方面亦与死亡无关。

死者邱名伴于2016年5月16日在屯门医院证实死亡,终年74岁。他有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病歷,2016年5月因气喘送往屯门医院深切治疗部隔离病房,医护人员为他插喉协助唿吸,期间喉管松脱,心脏一度停顿10分钟,当时抢救成功,两天后再出现心跳减慢,需要再在气管插喉供氧,但怀疑被误插食道后死亡。

#主诊医生指来回药房1小时 无採用另一药

屯门医院时任驻院医生林棋炜表示,死者于5月16日凌晨3时半出现支气管痉挛,喉管的气囊于凌晨4时爆破,他遂决定换喉。12分钟后,事主心脏停顿,医护进行急救,他认为心外压会衍生分泌物阻塞喉管,故再度换喉。而两次换喉都用了窥喉镜,亦透过听诊器听到喘鸣声、见到事主喉管有雾气,所以是成功的插喉。家属问,既然换喉有机会令死者气管收缩,质疑「点解要成条换?痰唔係抽就得㗎咩?」林医生表示过于浓稠的分泌物难以抽走,必须整条更换。

至于用药方面,林医生称事主曾服用三硝酸甘油酯(NTG),但药效不佳,他于凌晨2时改用拉贝他乐降血压。他承认处方艾司洛尔(Esmolol)可避免影响支气管,是更好的选择,但当时情况紧急,「Esmolol要去药房开单攞,夜晚来回最多成个钟」,所以没採用。病理科医生张世彦表示,死者生前使用拉贝他乐加剧气管收窄,但影响程度不清楚,惟死者血氧量不差,认为影响有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