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昨午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馆举行一年一度的「粤剧日」,让市民从多角度认识粤剧这项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连串精彩的免费活动吸引了约5,300名市民到场参与。
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的「粤剧折子戏」,由多个粤剧团体培训的儿童及青少年粤剧新秀轮流上演多齣经典折子戏如《紫钗记》之〈花前遇侠〉、《狮吼记》之〈跪池〉、《双阳公主》之〈追夫〉和《打金枝》等,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香港文化中心大堂的中乐和粤曲现场表演亦吸引了不少乐迷驻足欣赏。音乐事务处的香港青年中乐团成员即场演奏了多首耳熟能详的广东音乐名曲《春郊试马》、《醒狮》、《春江花月夜》和《旱天雷》;应届香港学校音乐节粤曲比赛的优胜者则轮流献演粤曲对唱或独唱,如《孔明挥泪斩马谡》、《凤阁恩仇未了情》、《文姬归汉》和《重台泣别》等。
今年的「粤剧日」亦安排了多场示范,包括粤剧化妆、戏服穿戴以及花旦头饰「绕花」和「片子石」制作。另外,由香港演艺学院戏曲学院讲师主持的粤曲唱腔技巧和长句梆子滚花唱法赏析讲座,以及由资深粤剧导师与儿童及青少年学员在「粤剧学习聊天室」环节的习戏点滴分享,亦吸引了不少一家大小的观众捧场,一同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除现场表演、示范和讲座外,香港文化中心大堂展览场地亦举行了由香港文化博物馆协办的「粤剧在香港」展览,透过珍贵展品、资料图片和文字解说,介绍本地粤剧歷年的发展和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