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4日
星期四
   | 气 温 : 31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仁安涉疏忽 导管标记留病人体内
发佈日期 : 2017-05-16

郭家麒关注系统能否有效侦测药物交互反应。

【本报港闻部报道】仁安医院向当局呈报一宗医疗风险警示事件,事件涉及遗留人工受精导管标记于一名32岁女病人体内,她于3月1日接受宫腔内人工受精后,于同月3日排出导管标记。衞生署在接获通知后随即跟进,院方已向衞生署提交详细报告,衞生署审核后,未有发现医院在人手或设备等违反相关条例。


衞生署于3月4日接获上述报告,衞生署审视院方提交的所有资料后,没有发现有证据显示该院在房舍、人手和设备方面违反《医院、护养院及留产院註册条例》(第165章)或《私家医院、护养院和留产院实务守则》的要求,因而导致这次事件。


两私院收衞生署劝喻信


资料显示,衞生署本年初接获呈报,指出一间私家医院为病人做错电疗计划,而另一家私家医院则切错瘜肉,已向两间医院发出劝喻信。一间私家医院今年1月7日呈报,为一名42岁鼻咽癌病人电疗时,错误进行属于另一病人的电疗计划。衞生署指出医院职员没有遵守核对病人资料的程序,违反私家医院实务守则。虽然主诊医生认为临床上对病人没有影响,但署方已要求院方审视其表现,涉事医院对于为病人带来不安致歉。另一间私家医院去年12月初,替一名49岁病人进行子宫切除及外阴皮肤瘜肉切除手术时,错误切除病人的左边大腿瘜肉。


另外,立法会一个委员会昨日讨论当局推行住院病人药物处方系统的进展。公民党郭家麒指出,近日发生联合医院开漏药事件,关注有关系统能否协助前线医护人员侦测到药物交互反应的记录。医学界的陈沛然说,每星期都有使用有关系统,他同意系统有助药剂部门更快、更准确配药,但拖慢医生巡房进度。衞生服务界李国麟关注,系统由2013年试行至今,能否减少派药或处方错误的机会。


医院管理局高级医疗信息经理彭育华,根据中期检讨所得的数据显示,系统有助减少因抄写问题而导致的错误。他强调系统一直演进,方便医生巡房时,可即时阅览病人用药纪录,以作更改或加减。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