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5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5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仁安涉疏忽 導管標記留病人體內
發佈日期 : 2017-05-16

郭家麒關注系統能否有效偵測藥物交互反應。

【本報港聞部報道】仁安醫院向當局呈報一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事件涉及遺留人工受精導管標記於一名32歲女病人體內,她於3月1日接受宮腔內人工受精後,於同月3日排出導管標記。衞生署在接獲通知後隨即跟進,院方已向衞生署提交詳細報告,衞生署審核後,未有發現醫院在人手或設備等違反相關條例。


衞生署於3月4日接獲上述報告,衞生署審視院方提交的所有資料後,沒有發現有證據顯示該院在房舍、人手和設備方面違反《醫院、護養院及留產院註冊條例》(第165章)或《私家醫院、護養院和留產院實務守則》的要求,因而導致這次事件。


兩私院收衞生署勸喻信


資料顯示,衞生署本年初接獲呈報,指出一間私家醫院為病人做錯電療計劃,而另一家私家醫院則切錯瘜肉,已向兩間醫院發出勸喻信。一間私家醫院今年1月7日呈報,為一名42歲鼻咽癌病人電療時,錯誤進行屬於另一病人的電療計劃。衞生署指出醫院職員沒有遵守核對病人資料的程序,違反私家醫院實務守則。雖然主診醫生認為臨床上對病人沒有影響,但署方已要求院方審視其表現,涉事醫院對於為病人帶來不安致歉。另一間私家醫院去年12月初,替一名49歲病人進行子宮切除及外陰皮膚瘜肉切除手術時,錯誤切除病人的左邊大腿瘜肉。


另外,立法會一個委員會昨日討論當局推行住院病人藥物處方系統的進展。公民黨郭家麒指出,近日發生聯合醫院開漏藥事件,關注有關系統能否協助前線醫護人員偵測到藥物交互反應的記錄。醫學界的陳沛然說,每星期都有使用有關系統,他同意系統有助藥劑部門更快、更準確配藥,但拖慢醫生巡房進度。衞生服務界李國麟關注,系統由2013年試行至今,能否減少派藥或處方錯誤的機會。


醫院管理局高級醫療信息經理彭育華,根據中期檢討所得的數據顯示,系統有助減少因抄寫問題而導致的錯誤。他強調系統一直演進,方便醫生巡房時,可即時閱覽病人用藥紀錄,以作更改或加減。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