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6月 03日
星期一
   | 氣 溫 : 28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16歲考入哈工大 天才少年53歲靠低保維生
發佈日期 : 2017-06-05

53歲的劉漢清已放棄數學。


蘇泰州53歲男子劉漢清曾被視為天才少年,16歲時就以優異成績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但大三起因痴迷數學放鬆本科專業的學習,最終未能取畢業證書。而劉漢清肄業返鄉後仍埋首自己的「數學研究」,20年過去後既無一技之長,又幹不了體力勞動,如今僅靠政府每個月400人民幣(約合港幣466元)低保收入維持生活。


本報兩岸組報道




劉漢清1980年以398.5分的優異成績,被哈工大建築材料系熱處理專業錄取,當時他年僅16歲,被許多人視為天才少年,當時的哈工大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大學之一,不少中國頂端航天人才均出自哈工大。而劉漢清入學後的前兩年,成績優秀,深受老師好評,但最終因沉迷數學而改變了一生。


連吃飯都覺得浪費時間


之所以迷上數學,劉漢清說,是受了徐遲的報告文學作品《哥德巴赫猜想》的影響。《哥德巴赫猜想》發表於1979年,轟動了全國。劉漢清當時正在準備高考,並沒有對此過多關注,直到大三時的一天在學校圖書館裡無意中讀到該篇文章。擁有數學天賦的劉漢清因此一頭扎進了「數論」的海洋,並確定自己研究方向為「質數在自然數中的分布」。


據劉漢清憶述,當時對數學最瘋狂時連吃飯都覺得浪費時間,每天只睡兩個小時,與此對應的是對熱處理專業愈來愈不感興趣,最終因多門功課「掛科」無法畢業。肄業回鄉的劉漢清仍痴迷於「數論」,同學曾將其研究成果代交國內外權威專家評判,但均未有下文。30年過去了,53歲的劉漢清如今只能靠政府低保維持生活,也選擇了放棄數學。


不能幹農活 一直沒結婚


從天才少年變成了今天的低保戶,劉漢清沒有工作,又不能幹農活,一直沒有結婚,無兒無女,每天吃安眠藥才能入眠。他受訪時提及班上某同學,「10年前,他就是航天總公司一個司的司長,說不定,現在已是部級了」。對於自己20年走過的路「現在也不想思考,等過兩年再好好想想吧」。對於自己的生活「我花不了甚麼錢,一個月400元足夠」。


劉漢清的遭遇引起內地網友的熱議。有網友懷疑劉漢清有精神問題,認為其遭遇是「自找」的。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劉漢清是中國教育的悲哀,若校方當年有正確的引導,其命運可能完全不同。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