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8日
星期四
   | 气 温 : 25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低收入者为申津贴 月做192小时
发佈日期 : 2017-09-28

黄洪及助理教授张引发表研究结果。

【本报港闻部报道】中文大学较早前联同浸会大学获政府中央政策组「公共政策研究资助计划」资助,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计划在2016年8月至今年8月期间收集数据,就「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进行追踪研究,结果发现低收入人士会为了达至申请高额津贴的工时要求,会策略地增加工时,即达至每月工作192个小时的要求。有份参与研究的学者称,相关人士的快乐感觉减少了,建议政府调整申请门槛和简化手续。


政府推出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计划,以鼓励市民自力更生、纾缓跨代贫穷。中大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黄洪、浸大新闻系研究助理教授张引昨天发表一项有关低津的追踪研究结果。


快乐平均分降至5.64分


研究由去年8月至今年8月追踪调查了近200名申领低津的人,发现每月做足192个小时以上的比例,由去年七成增至今年的八成五,但有人为了领取高额津贴而加班,少了休息与见少了子女,受访者的快乐平均分由去年的6.13分降至5.64分。


不过研究同时发现,虽然低津对申请人的工作环境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然而津贴确实有助改善家庭的生活质素。低津让在学的儿童可以持续学习和累积更多课外知识。有被访者认为,这样有助提升正在就读幼稚园或小学子女的竞争力,增加他们将来入读好学校的机会。此外,有部分被访者以低津为孩子购买质量较好、营养较高的食物,改善他们的健康。


两名学者建议,改为只要每月工作144小时便可领取现时高额低津。考虑部分低收入在职家庭因要照顾家庭需要而不能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他们建议容许家中不同工作人士的工时合併计算,只要总和超过144小时便符合资格申请。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