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4月 30日
星期三
   | 氣 溫 : 27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中大突破 研發自動懸浮驅動器
發佈日期 : 2017-10-10

郭平指懸浮器可與表面保持數百微米距離。
郭平以聲學原理研發懸浮驅動器。
自動懸浮驅動器原型,直徑與港幣五元相約。
郭平指懸浮器可與表面保持數百微米距離。
郭平以聲學原理研發懸浮驅動器。

【本報港聞部報道】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最近以近場聲學原理,研發出自動運行、自動懸浮的驅動器,此項技術可用於交通運輸上,有這項技術,將來或可看到科幻電影《回到未來2》中的懸浮滑板,在大街小巷穿梭行走。


設計簡 耗電低 不需路軌
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郭平及其團隊,最近成功以近場聲學原理,研發出自動運行、自動懸浮的驅動器,除可應用在交通運輸上,亦可作二維表面激光加工、檢測等用途。驅動器具設計簡單、耗電低,不需路軌也能移動,打破一向路軌的限制。此研發為精密加工及驅動工程應用,帶來重大的突破性發展。


工業及科研界目前常用的非接觸式驅動器有兩類,分別是氣浮軸承(Air Bearings)和磁懸浮軸承(Magnetic Levitation Bearings)結構,兩者主要應用於精密儀器機床、納米級驅動及精密測量等領域。雖然以上兩種驅動器均達到高精度、無摩擦、零磨損的要求,但其局限性很大,例如設計非常複雜、技術成本高昂、運作距離有限等;電磁波又有機會受到干擾,直接影響磁懸浮軸承的運作,令操控困難,造成不必要的噪音。兩者也需要配合無塵環境使用,為使用者帶來極大限制。


橢圓震動 懸浮平滑表面
郭平及其團隊以近場聲學懸浮原理研發的懸浮驅動器,配備具壓電效應組件,能產生兩個具相同振動頻率模態,藉此產生橢圓震動,提供升起和前進動力,令驅動器可以像魔毯般懸浮在普通平滑表面,實現非接觸驅動技術。


在計量學、機床、汽墊車技術三大領域中,非接觸式驅動器是最具前瞻性的技術。有別於磁懸浮及氣浮式技術,近場聲學懸浮驅動器的結構簡單,不會受電磁干擾,操作寧靜,耗電量低。換言之,新技術可以延長懸浮交通運輸工具的續航力,大大降低運作成本,而用家更可以調較振動頻率,控制驅動器的移動方向,彈性大,應用廣。


未來或可用於交通運輸
郭平表示:「經過反覆實驗,近場聲學懸浮驅動器的移動速度,至少可以達到每秒2.5厘米,最高載重約200克,且耗電量極低,只需1.2瓦特(Watt),即相當於一個小型電燈泡的功耗,便足夠支持運作。我們正致力改良這項技術,期望未來可應用於交通運輸上,例如製作懸浮滑板。」


此外,此技術適用於精密加工及精密驅動工程的應用,包括在大範圍的表面進行激光加工;或於脆弱、高潔淨度的工件表面上運輸物料,而毋須接觸表面。另外,還可使用懸浮驅動器於工件表面進行檢測,發現微小的瑕疵或裂縫,支持精密工業的高度發展。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