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皇仁旧生会永远名誉会长何鸿燊捐出164万元兴建的「皇仁旧生会何鸿燊天文观测站」昨日开幕,他的女儿何超凤及何超蕸均有出席仪式。何超凤致辞时透露,父亲说过在他家庭环境最困难的日子,若非有皇仁奖学金的支持,根本无可能完成中学课程,因此他对母校一直心存感恩。不过,她在活动结束离开时,没有回应关于其父亲病况的提问。 本报港闻部报道
除了何超凤及何超蕸,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传染病学)袁国勇、皇仁书院校长梁路得均为主礼嘉宾,而旧生会多位名誉顾问,包括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长高永文、前考试及评核局秘书长蔡炽昌等人,亦有出席开幕礼。
培训航天科技人才
何超凤致辞时表示,父亲是30年代的皇仁旧生,就读D班,当时是成绩最差的一班,后来发奋图强考入香港大学:「对于母校,他一直心存感恩。皇仁不单给予他终身受用的知识,更对他的成长有特别的意义。爸爸说过,在他家庭环境最困难的日子,若非有皇仁奖学金的支持,他根本无可能完成中学。」她指出,父亲很高兴能够支持母校设立天文观测站,为年轻一代带来探索未来的机会,特别是他也热爱天文科学,一直致力培训航天科技的人才。
观测站位于港岛大潭,面积约5,300平方呎,由一座长60呎、阔25呎、高10呎的圆顶屋构成。大潭三面环山,远离市区及户外灯光滋扰,是观星的理想地方。获何鸿燊捐助,观测站设有顶级天文仪器观赏天象和天文摄影,包括一台全自动控制固定光学望远镜、一台流动光学望远镜及一台全港最大可全日运作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该全自动控制的16吋固定光学望远镜主要用于天文摄影。在观测站上盖自动打开后,可自动升起望远镜指向星空,按电脑指令自动对准并追踪目标天体。整套器材可全程遥距控制,毋须亲身到观测站亦可进行天文摄影,便利同学遥距研习星宿。
另一台14吋流动光学望远镜可让学生从户外目视观测,或将天文影像传往电脑方便观测,同时可进行天文摄影。望远镜同样备有自动对准及追踪目标天体的功能。
此外,户外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天线直径三米,可以接收天体发出而肉眼无法观测的无线电波。有关型号设计经厂商改良,是全港目前最大可24小时运作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不受云雨影响,白天亦可观测。观测站前身是皇仁旧生会大潭独木舟营地,1970年代是皇仁学生到大潭一带划舟期间存放独木舟的营地,之后逐渐停用。旧生会于2014年10月就营地的未来路向谘询全体会员,经审视接获的数份计划书后,在2015年3月议决交由天文学会校友活化为天文观测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