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5月 30日
星期四
   | 气 温 : 26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陪审团就被告是否判死刑有分歧
发佈日期 : 2019-07-19

章莹颖的父母及胞弟到法院听审。

【本报两岸组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中国女访问学人章莹颖,2017年在美国被绑架及谋杀的案件,控辩双方完成量刑结案陈词,12人陪审团经过近三小时讨论后,仍未能就判处被告克里斯坦森死刑或终身监禁达成共识,法官宣布休庭,当地周四早上继续讨论。12人陪审团必须达成一致意见,才可以达成死刑裁决,否则最后只有判处是终身监禁。


检察官James Nelson在结案陈词阶段先回顾案件过程,罗列此前已展示的证据,并反覆提到「767」这数字,这是章莹颖失踪的天数,「767天过去了,不再有微笑」,他陈述章莹颖失踪的767天中,其家人和朋友的痛苦心境,「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犯罪案件,而是一个冷酷、残忍和计划好的(犯罪)」。


陪审团可能得出的结果共有三种,第一种是死刑;第二种是终身监禁,做出这两种中任意一种决定都要12名陪审员一致同意;第三种结果是陪审团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在这种情况下的刑罚将是终身监禁。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