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唐主席、陳總裁:
我是智富資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港股代碼:007)的一名小股東。公司自停牌以來已超過十八個月。作為投資者,我們理解監管的謹慎,也清楚復牌程式的複雜,但同樣希望看到事實能被公平地評估——一間仍在持續經營、具備資產與盈利基礎的公司,不應被長期停牌。
根據公司已披露的財務報告,集團在2024年度錄得收入約3.21億港元,淨資產約19.91億港元;到了2025年上半年,收入進一步增長至約3.65億港元,淨資產超過20億港元,並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從停牌初期幾乎停滯的狀態,到如今現金流健康、管理穩定、經營秩序清晰,公司靠的不是運氣,而是持續的經營與努力。
集團的業務結構多元而穩定。貿易業務已深耕七年,連接香港、中東與歐洲市場;金融業務的根基更可追溯至上市前,延續多年、穩步經營。這些傳統業務構成了公司的骨架,讓它在最艱難的階段仍能維持運作。
公司近期更與中國領先的智慧終端機及通信服務集團——天音通信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000829)之附屬公司天音通信(香港)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在國際市場拓展、信用採購及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該合作將顯著強化公司在上游供應保障、採購結算及國際分銷體系的穩定性,進一步提升貿易業務的持續性與擴展性。此舉不僅有助於公司鞏固核心業務板塊的營運基礎,也從經營層面增強了公司“具備足夠營運及資產以支持持續經營”的能力,充分體現公司符合《上市規則》第13.24條所要求的持續營運標準。
除了主營業務外,公司還持有多項實質性資產:湛江智慧城專案的五幅地塊,總規劃建築面積約130萬平方米,估值約人民幣31億元;北京榮寧園商業物業每年帶來穩定租金收入,估值約人民幣2.5億元。這些資產與業務並非投機性的“故事項目”,而是切實存在、可查可見的企業基礎。
過去兩年,公司經歷了全面的管理層改組。新管理層的進入,是為了拯救企業、恢復經營、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他們完成了審計報告、內部控制評審、特別審閱及所有復牌指引所需工作。公司主動聘請獨立專業顧問進行全面治理審查,並採納全部改進建議。經審核委員會與董事會確認,集團的治理架構與財務彙報體系現已充分而可靠。如今的智富資源,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透明、更穩健。
公司同時積極履行復牌計劃,與專業顧問團隊緊密合作,所有歷年財務報告及中期業績均已補齊披露。管理層持續與聯交所溝通、回應每一項問詢,努力以最透明的方式完成復牌的全部準備。可以說,所有能做的,公司都已經做了。作為小股東,我們只想問一句:既然公司已經符合復牌條件、經營穩定、資產充足、治理健全,為何復牌仍遲遲未批?
公司市值曾經最高約三十億港元,停牌前已跌至約一億港元。對我們這些普通股東來說,這樣的損失已經夠沉重了,而停牌後的漫長等待,更讓人感到無力。股票無法交易、價值被鎖死,我們連等市場修復的機會都沒有。這樣的困境,並非公司經營失敗所致,而是復牌審批長期滯後,讓我們被困在一隻“被凍結”的股票裡。
更值得肯定的是,公司在停牌期間仍然堅守責任:繼續發放工資、依法納稅、完成年度和中期財報,從未逃避義務。集團目前支撐著約四十多名員工及其家庭,在最困難的階段仍堅持運作。新的管理層穩住業務、重建秩序,這樣的擔當與努力,理應得到肯定,而不是被無限期擱置。
我理解監管機構的職責與謹慎,但公平的監管應建立在事實之上。智富資源是一家有資產、有收入、有經營、治理完善的公司,不應被困在漫長的復牌程式裡。除牌毀掉的是價值,復牌重建的是信心。如今的香港資本市場正處低谷,更需要那些還在堅持的公司,去證明努力與誠信仍值得被相信。
復牌不僅關乎一間公司的命運,也關乎香港市場是否仍願意回報那些踏實經營、守法透明的企業。我們不是要求照顧,只希望被看見——希望監管機構能以事實為依據,以投資者利益為本,讓一家真實在經營、治理完善、負責任的公司重返市場,讓香港資本市場重新展現它應有的公平與溫度。
—— 智富資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小股東 2025年10月•香港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