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3日
星期六
   | 氣 溫 : 28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港大3棟建築獲列作法定古跡
發佈日期 : 2018-11-16 20:43:50

梅堂。(政府新聞處圖片)
馮平山樓。(政府新聞處圖片)
儀禮堂。(政府新聞處圖片)
梅堂。(政府新聞處圖片)
馮平山樓。(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府周五(16日)宣布,古物事務監督(即發展局局長)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將香港大學3幢一級歷史建築,即馮平山樓、儀禮堂及梅堂的外部列為法定古蹟。


馮平山樓原名馮平山圖書館,為港大的中文圖書館,由已故的馮平山慷慨捐助興建,於1932年12月14日揭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樓曾用作存放私人、學校及政府機構的藏書。1953年,中國藝術及考古學陳列所成立,在馮平山圖書館其中一個房間舉行展覽。1962年,馮平山圖書館的藏書轉移至新建的香港大學圖書館總館,其後馮平山圖書館改作馮平山博物館,1994年更名為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並於1996年新翼徐展堂樓建成後向公眾開放。


馮平山樓由利安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樓高3層,立面以紅磚砌成,並以花崗石石雕作裝飾;屋頂有一大型玻璃穹頂,立面呈對稱設計。整體設計展示的建築特色,包括扇形的平面布局及中間弧形部分的設計等;立面以大型壁柱、窗框、三角楣飾、矮牆及帶飾線的簷口作裝飾,設計雅致。以實木精雕而成的舊門、窗戶及其原裝黃銅配件,至今大多尚存。


儀禮堂於1914年啟用,是第二幢由港大直接管理的學生宿舍,以港大首任校長儀禮爵士命名。梅堂則於1915年啟用,是第三幢由港大直接管理的學生宿舍,以第15任香港總督兼港大第二任校監梅含理爵士命名。


儀禮堂與梅堂均以首幢由港大直接管理的學生宿舍盧嘉堂為設計原型,二樓及三樓為學生房間,食堂、休息室、校工宿舍及浴室則設於地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儀禮堂曾被徵用作臨時醫院,以支援瑪麗醫院,而大學職員和學生則大多住在梅堂;1942年元旦,學位頒授典禮在梅堂舉行,向日軍攻佔香港期間應考畢業試的14名醫科生頒授戰時學位;儀禮堂1963年翻新後用作宿舍。


1966年6月,儀禮堂和梅堂旁邊斜坡在豪雨下發生嚴重山泥傾瀉,兩幢宿舍需緊急疏散,以待全面維修。兩幢宿舍東端的舍監宿舍均須清拆,港大藉此把盧嘉堂、儀禮堂及梅堂合併為一大型宿舍群,改名為明原堂。明原堂於1969年啟用,由盧嘉翼(原為盧嘉堂)、儀禮翼(原為儀禮堂)及梅翼(原為梅堂)組成。自此,女生亦可入住明原堂,部分獲分配宿於梅翼東翼2樓和3樓的房間;盧嘉翼於1992年拆卸時,儀禮翼和梅翼分別回復原名儀禮堂和梅堂。


儀禮堂和梅堂同由甸尼臣藍及刼士設計,樓高3層,以紅磚建造,立面設計雅致,加入豐富的建築元素,包括正門門口上方的弧形楣飾、粗面磚柱、多立克式柱頭、窗沿、簷楣和欄杆。立面牆身飾有中式陶製漏窗,與紅磚牆對比鮮明。中式金字屋頂鋪上雙層瓦片,具本地特色。


《成報》Facebook連結

您可能有興趣:

1
美國土安全部長手提包遭偷走 損失敏感證件和私人物品

2
哈佛大學控告特朗普政府 挑戰當局凍結資金決定

3
內塔尼亞胡:將對也門胡塞武裝持續導彈襲擊作「有力回應」

4
以色列總理:加沙地帶軍事行動進入「關鍵階段」

5
DHL周一起暫停接收運往美國800美元以上貨件

6
美國多地爆發第二輪抗議特朗普施政示威

7
美國據報考慮禁止政府設備使用DeepSeek

8
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全國教友為教宗祈禱

9
《成報》譴責專欄作家「中環十一少」嚴正聲明

10
據悉國安處帶走前區議員劉珈汶兩名親屬助查

11
身在哈爾濱李家超改變行程 探望在冰球比賽受襲運動員

12
《成報》譴責全球華人企業家總商會誹謗 恫嚇傳媒 圖阻報道騙案

13
政府入稟向好鄰舍北區教會追討10萬元「保就業」撥款

14
《成報》歡迎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的執法行動

15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