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4日
星期日
   | 气 温 : 26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港大3栋建筑获列作法定古迹
发佈日期 : 2018-11-16 20:43:50

梅堂。(政府新闻处图片)
冯平山楼。(政府新闻处图片)
仪礼堂。(政府新闻处图片)
梅堂。(政府新闻处图片)
冯平山楼。(政府新闻处图片)

政府周五(16日)宣布,古物事务监督(即发展局局长)根据《古物及古蹟条例》将香港大学3幢一级歷史建筑,即冯平山楼、仪礼堂及梅堂的外部列为法定古蹟。


冯平山楼原名冯平山图书馆,为港大的中文图书馆,由已故的冯平山慷慨捐助兴建,于1932年12月14日揭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楼曾用作存放私人、学校及政府机构的藏书。1953年,中国艺术及考古学陈列所成立,在冯平山图书馆其中一个房间举行展览。1962年,冯平山图书馆的藏书转移至新建的香港大学图书馆总馆,其后冯平山图书馆改作冯平山博物馆,1994年更名为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并于1996年新翼徐展堂楼建成后向公众开放。


冯平山楼由利安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楼高3层,立面以红砖砌成,并以花岗石石雕作装饰;屋顶有一大型玻璃穹顶,立面呈对称设计。整体设计展示的建筑特色,包括扇形的平面布局及中间弧形部分的设计等;立面以大型壁柱、窗框、三角楣饰、矮墙及带饰线的檐口作装饰,设计雅致。以实木精雕而成的旧门、窗户及其原装黄铜配件,至今大多尚存。


仪礼堂于1914年启用,是第二幢由港大直接管理的学生宿舍,以港大首任校长仪礼爵士命名。梅堂则于1915年启用,是第三幢由港大直接管理的学生宿舍,以第15任香港总督兼港大第二任校监梅含理爵士命名。


仪礼堂与梅堂均以首幢由港大直接管理的学生宿舍卢嘉堂为设计原型,二楼及三楼为学生房间,食堂、休息室、校工宿舍及浴室则设于地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仪礼堂曾被徵用作临时医院,以支援玛丽医院,而大学职员和学生则大多住在梅堂;1942年元旦,学位颁授典礼在梅堂举行,向日军攻佔香港期间应考毕业试的14名医科生颁授战时学位;仪礼堂1963年翻新后用作宿舍。


1966年6月,仪礼堂和梅堂旁边斜坡在豪雨下发生严重山泥倾泻,两幢宿舍需紧急疏散,以待全面维修。两幢宿舍东端的舍监宿舍均须清拆,港大藉此把卢嘉堂、仪礼堂及梅堂合併为一大型宿舍群,改名为明原堂。明原堂于1969年启用,由卢嘉翼(原为卢嘉堂)、仪礼翼(原为仪礼堂)及梅翼(原为梅堂)组成。自此,女生亦可入住明原堂,部分获分配宿于梅翼东翼2楼和3楼的房间;卢嘉翼于1992年拆卸时,仪礼翼和梅翼分别回復原名仪礼堂和梅堂。


仪礼堂和梅堂同由甸尼臣蓝及刼士设计,楼高3层,以红砖建造,立面设计雅致,加入丰富的建筑元素,包括正门门口上方的弧形楣饰、粗面砖柱、多立克式柱头、窗沿、檐楣和栏杆。立面墙身饰有中式陶制漏窗,与红砖墙对比鲜明。中式金字屋顶铺上双层瓦片,具本地特色。


《成报》Facebook连结

您可能有兴趣:

1
美国土安全部长手提包遭偷走 损失敏感证件和私人物品

2
哈佛大学控告特朗普政府 挑战当局冻结资金决定

3
内塔尼亚胡:将对也门胡塞武装持续导弹袭击作「有力回应」

4
以色列总理:加沙地带军事行动进入「关键阶段」

5
DHL周一起暂停接收运往美国800美元以上货件

6
美国多地爆发第二轮抗议特朗普施政示威

7
美国据报考虑禁止政府设备使用DeepSeek

8
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全国教友为教宗祈祷

9
《成报》谴责专栏作家「中环十一少」严正声明

10
据悉国安处带走前区议员刘珈汶两名亲属助查

11
身在哈尔滨李家超改变行程 探望在冰球比赛受袭运动员

12
《成报》谴责全球华人企业家总商会诽谤 恫吓传媒 图阻报道骗案

13
政府入禀向好邻舍北区教会追讨10万元「保就业」拨款

14
《成报》欢迎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的执法行动

15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