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共有超过2,000人正等待肾脏移植,病人等待肾脏移植的平均时间为4.2年,最长的轮候时间更长达29.2年。为了加强宣传捐赠器官讯息,衞生防护中心会已陆续在全港各区的智能身份证换领中心摆放摊位,推广器官捐赠,市民亦可于网上登记「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帮助正等待器官的人脱离患病生活。本报港闻部报道
根据医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共有2,237人正等待肾脏移植,有69人等待肝脏移植,51人等待心脏移植,19人等待肺部移植,以及有274人等待眼角膜移植。在本港肾脏是众多个器官及组织之中捐赠需求率最高的器官,但衞生防护中心中央健康教育组医生蒋凯嘉指出病人等待肾脏移植的平均时间为51个月(4.2年),最长的轮候时间更达351个月(29.2年)。
不同层面加强推广器官捐赠 根据衞生署于2015年的调查,在18至24岁人士当中有约六成人愿意死后捐赠器官﹔而按统计处于2016至2017年的调查,18至64岁人士当中有32%的人愿意捐赠器官。但根据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的数据显示,平均每100名成年人就只有4至5人已进行登记,反映愿意捐赠器官的人和实际已登记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的人不符合比例。衞生防护中心中央健康教育组医生蒋凯嘉解释,衞生防护中心中心会继续在不同层面上加强推广器官捐赠,以增加登记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的人数。
智能身份证换领中心摆摊位 衞生防护中心过往曾于公私营医院和大型展览摆放宣传摊位、在电视上播放宣传片、在街上摆放流动宣传车、开设Facebook专页宣传器官捐赠讯息等,防护中心亦欢迎学校或非牟利机构邀请中心人员到该处举办讲座。此外,防护中心会于今年1月至4月底在全港各区的智能身份证换领中心摆放摊位,推广器官捐赠。市民可以透过浏览www.codr.gov.hk登记「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帮助正等待器官的人改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