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两位本身是医生的立法会议员批评政府过去未有严格执行批地条款,认为可以探讨设立惩罚机制,令私家医院执行条款。他们亦称私家医院的药物亦非常高昂,即使病床收费便宜, 亦无法让基层市民可以亨用,认为政府宜提供补贴,才可改善使用率。
医学界立法会议员陈沛然昨日表示,政府过去未有严格执行批地条款,有私院在流感高峰期时,筛选病人,以致低收费病床使用率偏低,他认为可以探讨设立惩罚机制,令私院执行条款。本身是医生的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郭家麒认为,相关政策有很多不足,即使病床收费每日不超出120元,但私家医院的药物、注射等费用仍然高昂,一般市民难以负担,令病床空置,建议政府可考虑补助其他医疗费用,以改善使用率。郭家麒指出,曾任警务处副处长的赵慧贤是她上任以来首宗主动调查,期望所有调查公正进行。
关注病人权益的社区组织协会幹事彭鸿昌认为使用率偏低可能与宣传不足有关,以及不清楚审批程序有关。他认为政府及医院应该公开有关资料,让病人知道如何申请及审批标准,如果资料过诉笼统,或不明确的话,市民根本不明白以甚么渠道申请以及使用细节,这样只会阻碍有需要的市民使用这些医疗服务。有病人家属称不清楚此安排,如果有较低收费当然较好,因为不少市民无能力入住私家医院,只可承担较低收费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