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副院长黄至生医生昨日在港台节目「香港家书」中唿吁全民参与预防癌症。黄至生表示,癌症为香港的头号杀手,为全港三分之一的死因,亦也是全球第二大主要死因。他希望市民留意五大本港最常见癌症的高危因素及普查计划,提高读者对癌症的认知及提高意识,令普罗大众有效预防癌症,为香港社会对付癌症的重要一环。
黄医生称,癌症是香港的头号杀手,也是全球第二大主要死因。在大部分国家及地区,它都会被视为主要的公共卫生议题。2018年,癌症佔全港死亡人数近三分之一。处理癌症相关议题时,监察、预防、治疗及舒缓四大范畴被认为是首要目标,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不容忽视。众所週知,年老者随着年龄增长,患癌症的机率大大高于年轻人。鑑于本港严重的老年化现象,未来数十年,可以预见癌症新增个案数目会持续攀升。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癌症患者的病情复杂性与日俱增。这些都令本港医疗服务需求急剧上升,继而出现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对医疗系统造成日益沉重的负担,最后对病人以至整体社会均构成重大压力。另外,肥胖、多肉少菜、吸烟、酗酒以及少运动等都属于癌症的高危因素。
#市民积极参与健康生活
最近,为了改善癌症病人生活质素和提高他们的存活率,政府制订了防控癌症工作的优次和方向。当中最值得留意的是五大本港最常见癌症的高危因素及普查计划,教育和提高意识,对于普罗大众有效预防癌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要达致预期的效果,市民的积极参与包括健康生活习惯及定期验身等,实在不可或缺。
综合目前的医学证据,暂时没有百分百国际上的指引支持增加额外的癌症筛查种类,例如乳癌。所以正如「香港癌症策略」所言,现需要癌症学术研究的注资,建构未来医学更进步、更尖端的癌症政策。另外,有一些癌症病患者的需要,都并不是只在医院诊症时可以完全处理,例如患癌后的社交生活,情绪抑郁和管理,以及实质支援,未来都可以继续透过「医社合作」,适切运用社区资源,以达致最高质素的长期疾病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