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消费者委员会测试市面24款消毒酒精样本,发现当中六款含有甲醇,另有七成半样本酒精浓度较声称的低,亦有七成样本实际容量较声称低,差异最大一款较声称少了超过两成。消委会提醒消费者,使用含甲醇的酒精洗伤口时,有机会直接进入血液,长期使用有机会造成慢性中毒,测试结果已交海关跟进。
含有微量甲醇的六款消毒酒精,浓度介乎0.007%至0.0336%,当中包括小野田Onoda消毒酒精Rubbing Alcohol75%、护安身消毒火酒75%、浮来春75%酒精消毒液、Toppa消毒酒精Rubbing Alcohol75%、SONYAU 75% External Spray Compound alcohol disinfectant,以及免洗手酒精消毒喷雾75%。
消委会说,虽然六款含有甲醇的酒精不会引发急性中毒,但在洗伤口过程中,酒精有机会直接进入血液,或有可能经皮肤或唿吸摄入,长期使用将可能造成慢性中毒或引致健康问题,长期吸入甲醇,可以导致失明和肾衰竭。部分消费者或会利用有这类消毒酒精自制搓手液或用作日常家居清洁,吸入酒精的机会和分量亦会提升。
#或直接进入血液
根据世界衞生组织的毒性数据,甲醇的建议安全摄入量约为每天0.5毫克/公斤,即一个70公斤重的成年人一天不应该吸入或饮用超过35毫克的甲醇。如果按今次测试中甲醇含量最高的样本计算,则相等于大约104毫升才会超出世衞建议的安全水平。
另外,消委会发现,24款消毒酒精售价悬殊,相差超过12倍,当中11款没有标明酒精名称,只以「消毒火酒」及「酒精」等标示。对于有产品标榜酒精含量高达95%,消委会研究及试验小组主席谭凤仪说,乙醇及异丙醇愈高,并不代表产品的消毒效能愈好,根据标准,酒精含量应维持60%至80%。她解释,产品内的水份可成为催化剂,令酒精更容易渗入皮肤,并减慢蒸发速度,「(若酒精含量过高)酒精会好容易蒸发,挥发之后可能根本未入到皮肤或蛋白质,不可以杀病毒或细菌」。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