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源頭不明的確診個案近日增加,有患者更曾到訪多個食肆及酒吧。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最近的確診個案是由於食肆或酒吧沒有遵守防疫規定,警告若政府再放寬防疫措施,加上冬天來臨,第四波疫情或會嚴重過第三波,甚至本港或「很快就會關閉所有食肆,關閉所有酒吧」。
袁國勇直言,政府放寬防疫措施後,部份酒吧食肆等未有依從規限,令確診個案上升。他指出,自己親眼看見食肆職員、執拾桌面的人會送餐,根本無理會規定。他警告,若再放鬆,加上冬天來臨,疫情會嚴重過第三波。他表示,若再不採取措施控制高危地方,確診只會一直增加,希望業界確切執行防疫規定。他估計本地個案上升至雙位數市民才有危機意識,建議政府應該增加收集檢測樣本的地點。如果食肆及酒吧等沒辦法在這些地方跟從指引做,增加空氣流量,疫情會繼續爆發不會停止,很快便要關閉所有食肆及酒吧。
另一名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擔心本港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病毒即時繁殖率過去兩日有上升趨勢,現已超過0.6,可預測未來數日可能升至1的水平,即是一名患者可傳染一人,亦即疫情將會更加擴大,加上社區有愈來愈多不明源頭個案,不幸的話個案數字甚至會以幾何級數上升。
梁卓偉分析,有三大因素造就近日個案升幅,包括當初未完全控制到第三波疫情的餘波之前,有較大規模的放鬆,市民已出現抗疫疲勞,加上恰巧有中秋節及國慶的長假期。他形容,這為傳播種子未熄滅、春風吹又生。他認為,要有防患未然的心態,應及早考慮是否要收緊部份社交距離措施,否則本港可能面臨大規模爆發。至於要收緊甚麼措施,梁卓偉認為,政府或社會要取捨。他說,應做好檢測及個案追蹤的工作。其中為院舍檢測方面,他認為應覆蓋所有院舍,除員工外,院友亦要接受檢測,而且要由每兩星期檢測一次加密至起碼每星期一次。
近日亦出現酒吧群組,他認為下一步應思考,收緊高風險、非必要的娛樂場所內的社交距離措施,而較正常的場所如學校或可維持。他續指,自己作為公共衞生學者,專業判斷是收緊措施應盡快,萬一遲了或致社區的大型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