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彩雲(二)邨豐澤樓連續有四個污水樣本驗出新型冠狀病毒,測量師學會建築政策小組主席何鉅業表示,大廈沙井發現病毒,意味帶病毒的污水從單位喉管排出,認為理論上有傳播病毒的風險。何鉅業到豐澤樓視察喉管後表示,若果出現疫廈,值得檢驗鄰近大廈的污水渠,因為一旦地下渠管嚴重淤塞,可能有傳染風險。
他表示,豐澤樓兩個相鄰的單位共用同一組垂直排污管和通風管,而污水管亦由上而下通往沙井,各喉管之間僅以U型隔氣管相隔。他提醒居民需每天注水,維持U型隔氣管水封,否則帶有病毒的污水,將因氣壓流入喉管,而含病毒的空氣則傳進室內。何鉅業表示,一旦發現單位有異味,就有渠管滲漏的風險。
測量師促驗鄰近大廈污水渠
何鉅業提醒,居民需留意天花板有否出現滲水,指樓上的喉管破裂,其帶有病毒的污水亦會滲漏至下層。他亦提到另一種病毒傳播的途徑,倘若沙井的病毒量高,其水溶膠或會隨著喉管向上散播至屋頂排出,當風向、風速等條件符合,形成擾流效應,該具病毒的氣體亦會進入高層的住戶。
他認為,由於豐澤樓的位置為彩雲邨最高,與明麗樓等大廈相距較遠,估計使用獨立的沙井和尾井,故不會透過喉管傳播至其他大廈。被問到日後同一屋邨有疫廈,是否需要檢測相鄰大廈的環境污水渠樣本,何鉅業認為值得研究,大型屋苑或相鄰大廈,它們的地下排污管通過政府公用排污管而連接,因而未知由共用排污管傳染的可能性,一旦地下渠管嚴重瘀塞,會引致回流,使病毒經過渠管的空氣和氣溶膠傳播。
豐澤樓互助委員會秘書藍小姐表示,豐澤樓與早前有多宗確診個案的明麗樓,會共用同一部升降機,有可能是傳播途徑。有居民表示,原本正上班,得悉消息後,僱主要求他早退,等待有陰性檢測結果才復工。他說廁所喉管經常傳出異味,所以感到擔心。剛做完檢測的居民則表示,寓所渠管沒有異味,自己有裝修經驗,懂得檢查喉管有否滲漏。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