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新冠肺炎疫情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豁下文化體育場地及表列處所被勒令關閉。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霍啟剛昨天聯同體育、演藝及文化業界人士召開記者會,促請港府有序重開體育、演藝及文化場地,容許執行嚴格防疫措施的合資格場地及處所,在疫情期間保持開放,而非「一刀切」關閉。
霍啟剛昨日(29日)與一眾體育、演藝及文化業界代表召開記者會,他表示,體育界至今沒有出現傳播或群組感染,現時政府「一刀切」是無視業界抗疫成果。就政府早前批准在球場復辦花市,卻不准開放做運動,霍啟剛認為,此事反映防疫政策缺乏方向,「我不想跟其他行業比較。雖然我非專家,但認為球場練波的人流風險不高。」。
球場准辦花市卻不准練波 防疫無方向
霍啟剛指出,在疫情下,不少業界人士面對失業問題,甚至被迫轉行,強調業界已等不到「清零」才開工。他促請政府貫徹精準的抗疫措施,將場地以低、中、高劃分;設立與業界溝通機制,以訂立有效防疫措施、場地處所開關準則及時間表;即時重開低風險場地處所,如戶外運動場地和電影院等。他又批評現時政府與業界的溝通不足,希望政府可多派員接觸業界,了解業界訴求。
香港網球總會會長莫君逸在記者會上說,政府認為網球風險雖低,但指市民事後會參與其他社交活動,這邏輯匪夷所思,回應令人沮喪,因市民不做運動並不代表會留家,顯示政府不重視體育。
若再錯失農曆新年檔期 戲院無法生存
香港戲院商會行政主任林曉凰說,戲院已停業五個月,錯過多個黃金檔期,而每間戲院每月仍要繳交過百萬元租金,若再錯失農曆新年檔期,戲院將無法生存。香港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副主席陳力恒稱,業界已有8個月無工開,單靠積蓄度日,擔心大量具有多年經驗的從業員或要轉行,令演藝文化界失去一班重要人才。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