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观塘市中心重建项目第二及三己经如期落成,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在网志表示,新商场内的公共运输交匯处预期4月2日起运作,商场内一楼的24小时行人通道,将提前本月30日启用。韦志成说,24小时行人通道设有10个出入口,连接裕民坊、协和街和物华街,亦便利市民前往巴士总站,亦便利市民前往巴士总站。
至于新的公共运输交匯处,韦志成说,将安排约300名职员为交匯处进行大型人流测试,当交匯处投入服务时,原本设于裕民坊和观塘道的8条巴士线和22条小巴线,将会迁往这新设施,可大幅减少在路旁停车上落客的公共车辆数量。
扩阔路面一倍至约2.2米
观塘市中心道路挤塞严重,规划团队善用重建释出来的地面空间作重新规划,在物华街和康宁道增设南行行车线,让来自牛头角和观塘北面的车辆,可直接驶入观塘道靠右行前往工贸区,毋须再途经观塘道迴旋处;至于协和街亦新增一条左转专线,让往东行的车辆直接沿观塘道行驶而毋须进入迴旋处。
在新公共运输交匯处启用后,新的巴士和小巴总站出口只可左转,经物华街和康宁道进入观塘道东或西行,其中西行的车辆亦可直接离开市中心,相对以往无论东、西行的车辆都须经过观塘道进入迴旋处,改善方案可减少迴旋处的车流,舒缓道路挤塞的情况。
此外,针对市中心路面空间不足和步行环境欠佳的问题,市建局在规划设计新建筑物时,将界线从路旁向后移,以腾出更多地面空间来扩阔行人路。当中协和街一段行人路,便可由原来只有约1米阔,扩阔一倍至约2.2米,足够让轮椅使用者畅道通行。在物华街和康宁道路段,亦会提供阔度达4至7米的行人道,并将会加以美化和绿化,进一步改善步行环境。
服务的人口是规划时20倍
韦志成表示,观塘区在1950年代规划时,只是计划为一个服务5万人口的社区,现时观塘已成为每日接近100万人往返观塘的人流、物流以至地区经济集中地,所服务的人口是昔日的20倍。
韦指出,市建局在规划观塘市中心重建计划第二及第三发展区时,划出超过16,300平方米的楼面面积用作改善市民生活及社区设施,当中包括佔地约14,690平方米的新公共运输交匯处、现代化的小贩市集;另外设有7100平方米的绿化休憩空间,社区设施及休憩空间佔地的规模,是未有观塘市中心重建项目的2倍多。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