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近年虛擬銀行及加密貨幣等電子交易平台興起,資金流動更快,犯罪分子紛紛利用有關平台進行洗黑錢活動。警方去年調查「洗黑錢」案有1,905宗,凍結2.68億元,較2019年急增49%,另外充公1.13億元。 鑑於金融罪案愈來愈多,並趨複雜及多元化,警方正式將財富調查組、聯合財富情報組及財富調查總部從毒品調查科分拆,整合及升格為專責科級部門,本月1日正式成立「財富情報及調查科」(簡稱:FIIB),更聚焦地調查及打擊洗黑錢活動,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警隊被喻為「四大皇牌」刑偵單位,分別是「CIB」刑事情報科、「O記」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罪案調查科、「NB」毒品調查科,以及「CCB」商業罪案調查科,現需改為「五大皇牌」,就是「財富情報及調查科」,正式升格為第五部門,該科格言為「睿智同心,追跡尋真」,寓意成員能各展所長,並且發揮鍥而不捨的精神,實踐部門的共同目標,協助香港繼續成為世界上最安全及穩健的金融中心之一。上周四,在警察總部舉行開幕典禮,由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副處長(行動)蕭澤頤,以及刑事及保安處處長袁旭健等高層主禮。
#格言為「睿智同心,追跡尋真」
目前,「財富情報及調查科」編制有225人,現由總警司林敏嫻及高級警司鄭麗琪帶領。林敏嫻接受訪問時表示,為了堵截及沒收因販毒所得的金錢,政府於1989年於警隊毒品調查科旗下設立財富調查組,但時移勢易,洗黑錢罪行涵蓋至各類罪行,包括詐騙、非法賭博及賣淫活動等,調查組工作範圍不斷拓展。為了應付相關罪案增加,警隊在本月1日將財富調查組相關的三個組別整合為專責部門,望提升處理罪案的能力。
該科旗下有3個組別:第一,「財富調查組」負責調查香港或者關乎香港的犯罪得益。除調查洗黑錢之外,亦會追查、限制及充公資產。第二,「聯合財富情報組」,與銀行及各大金融持份者合作,負責收集及分析各種情報,包括可疑交易報告,並進行情報主導行動。第三,「財富總部」,參與本地同國際打擊洗錢的政策研究,亦會為香港定期進行風險評估,以協助香港識別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的風險。
#較嚴重洗黑錢罪行 屬於販毒及詐騙
目前,警方評估香港洗黑錢風險為中低程度,當中較嚴重的洗黑錢罪行屬於販毒及詐騙性質。高級警司鄭麗琪表示,警方去年接獲57,130宗可疑交易報告,較前年的51,588宗上升約10%,而去年調查洗黑錢案件有1,905宗,比前年的1,713宗增加11%;今年1至5月,接獲可疑交易報告有24,539宗,比前年同期的21,067宗增加16%,調查洗黑錢個案亦由661宗增至743宗,增幅12%,被沒收財產更由402萬元增至6,400萬元,增幅接近15倍。
警方預期該科成立後,調查及收集情報的工作量將持續繁重,為了進一步提高調查效率,林敏嫻透露,警方將於下月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提升現有可疑交易報告管理系統,由以往人手閱讀比較分析,改為通過利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將可疑交易報告作出數據分析。
#增效率 將申撥款提升可疑交易系統
調查科面對的挑戰,包括洗黑錢電子化。林敏嫻解釋,現時新興的虛擬銀行及支付工具,其開戶程序和認證步驟簡易,毋須親身面對面辦理手續,有人或因此而以假文件或偽冒他人身份開戶,甚至為賺快錢將戶口賣斷予他人,成為犯罪集團洗黑錢之用。林說:「現時用手機轉帳,只要數分鐘的事,就已經傳遍多個銀行、找換店戶口,不停轉換實在增加調查難度」。該科會持續與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保持緊密聯繫,合力打擊相關罪行。據悉,網罪科過去曾要求海內外的交易買賣平台提供交易資訊,成功追查黑錢交易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