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香港房屋供應問題嚴峻,特首林鄭月娥昨日表示,明年的重點工作會加快建屋及幫助市民置業。她提出一項先導計劃,將今期出售中的綠置居貨尾單位,開放予申請公屋逾一年的人士購買。有劏房戶直言,該計劃沒有吸引力,因為如果購入綠置居後每月要用8,000多元供樓,生活只會更捉襟見肘。社區組織協會表示,很多輪候公屋人士未能負擔綠置居的售價,增加公屋供應才能對症下藥。
林鄭月娥公布,政府明年將推售8,900個居屋單位和4,700個綠置居單位,明年居屋會以臨時折扣率五一折出售,是2014年復售居屋以來最高的折扣。綠置居就會以四一折出售,是2016年出售綠置居以來最高。政府容許輪候公屋超過一年的人士,購買今期綠置居的剩餘貨尾單位,平均月供8,000多元。涉及的居屋單位涵蓋七個屋苑,包括東涌裕雅苑、沙田愉德苑、北角驥華苑、馬頭角冠山苑、觀塘安秀苑、將軍澳昭明苑和啟德啟欣苑,受惠於定價機制,明年居屋會以五一折出售,是2014年復售居屋起最高的折扣。以觀塘安秀苑一個約400平方呎單位為例,在新機制下賣279萬元,較舊機制便宜100萬元。
至於明年推售的綠置居,就包括粉嶺清濤苑、馬鞍山錦柏苑和油塘高宏苑,會以四一折出售,是2016年出售綠置居以來最高折扣,單位售價最低79萬元,她以油塘高宏苑一個290平方呎單位為例,新機制下賣177萬元。
社協稱三折或有人考慮
不過,有每月花6,000多元租劏房居住的公屋輪候人士稱,計劃不吸引,因公屋租金低廉,較適合他們。如果要每月要用8,000多元供樓,一家的生活更捉襟見肘。社協副主任施麗珊表示,排隊上公屋的人士大多是低收入家庭,綠置居的售價對他們並不吸引,他們只想盡快上公屋。如綠置居的售價或低至市價的30%,可能有輪候人士考慮。
另外,明年起出售的綠置居和居屋,轉售限制亦會收緊。目前業主在兩年內不得以高於原價在第二市場轉售給合資格人士的年期,延長至五年;在公開市場自行議價出售的禁售期,就延長至15年。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歡迎收緊資助房屋轉售限制,認為有助遏制炒風,又認為如果可以擴大白表市場增加供應,長遠可以考慮分割資助同私人房屋市場。他指出,放寬輪候公屋人士買綠置居貨尾,雖然可以協助輪候上樓人士,但只是權宜做法,因為貨尾的細單位未必最適合潛在買家,建議政府考慮日後綠置居提供的單位種類。
不過,祥益地產總裁汪敦敬認為,新措施之下,新居屋最少冰封五年,勢必減少居屋流轉,令未來二手居屋供應減少,而居屋要在15年後才能補價在自由市場出售,亦會令更少業主願意補地價,令第二市場日後成為主導的居屋市場。
居屋轉售限期延長至5年
民主黨房屋政策發言人莫建成認為,貨尾單位只有500多個,相關單位都是「難以賣出」、不足200平方呎的「納米樓」。新措施對減低輪候公屋時間根本是杯水車薪,認為增加房屋供應才是有效方法,建議政府收回新界棕地興建公屋,並更積極物色閒置用地,以興建過渡性房屋,改善長時間輪候公屋人士的居住環境。身兼房委會委員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歡迎特首提出延長「原價回購」的年期至五年,但反對延長補地價後在公開市場出售的禁售年期至15年,認為現時的10年轉售限制,已有效限制「短炒」,沒有收緊相關限制的必要。
根據資料,綠置居2019涉及柴灣蝶翠苑及青衣青富苑的未售出單位,並正於仍在揀樓的綠置居2020/21中推售,至12月21日仍有共525伙未賣出。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