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報記者報道】全城矚目的MIRROR一連12場紅館演唱會,本周四(7月28日)進行至第4場表演期間發生嚴重意外,一塊大型屏幕懷疑鋼纜折斷,突然下墜撃中2名舞蹈員。據悉,今次演唱會搭建舞台倉卒,僅在7月25日開場前1天(即24日)才完成搭建舞台,並在同日交給主辦單位自費聘請的「聯和專業服務有限公司」委派結構工程師到場檢測機械裝置等,並簽發書面文件交康文署,以確保舞台及表演者安全。換言之,整場演唱會僅在1天完成搭好舞台、12子與舞蹈員等完成1次總綵排,甚至檢測和驗收場地,據業界人士形容做法是極不尋常。
據了解,墜下的大型屏幕重約550KG,以2條鋼纜吊起,其中一條突然折斷,另一條在無法承託下也斷開。初步現場調查,無人為的切口,至於是否計算力學出錯,導致鋼纜承託力不足而肇事,尚待政府進一步調查。
#大型屏幕重約550KG 2條鋼纜吊起
在意外後,網上流傳多家懷疑涉事公司,近日先後發出聲明撇清責任(見表),包括事發當晚接受警方調查的「協興隆」公司。協興隆舞台工程有限公司昨天發表聲明,指是透過總承辦商藝能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今次演唱會連工包料製造及安裝舞台工程部分,包括5組角位升降台、部分修口舞台板及12個吊人裝置。至於其他機械舞台部分,協興隆說指是透過「藝能工程有限公司」指定的供應商製造及供應,包括事故的天空屏幕升降「威吔機」及鋼纜。
協興隆指出,就有關鋼纜斷裂,是否有關物料質量問題則留待相關部門查清事故起因。協興隆承諾會與藝能工程有限公司及其指定供應商,積極配合主辦單位及政府各相關部門,徹底調查意外成因。至於「藝能工程」未有回應。
#「藝能工程」被指負責天空屏幕
據《成報》綜合演唱會工作人員及政府初步調查整理顯示,承建商於7月18日「入台」,開始進入紅館搭建舞台。約花7天時間完成搭建舞台,在7月24日同日交給主辦單位自聘合的「聯和專業服務有限公司」委派的結構工程師到紅館驗收,並簽發俗稱「安全紙」,向康文署提交書面文件確認舞台的搭建、安装及器材的裝置均安全穩固。業界人士直指時間相當趕急,未知1天或少於1天時間可以進行什麼測試。
「聯和專業」的網站介紹,成立於八十年代,由最初提供起重機械驗證服務及工業機械設備和工具的驗證及校正服務,其後擴展至提供表演、展覽會、音樂會、商場裝飾、以及其它戶外活動的安全顧問服務,包括會展中心、亞洲博覽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港鐵屬下商場等。服務包括起重機械承重測試,可達至100公噸、各式吊索供應,以及拉力試驗及簽發認可之證明書。
康文署為了確保舞台結構安全,香港體育館一向要求主辦機構須在自行委聘並經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核准的合資格專業人士在場監督下進行舞台安裝工程,並在工程完成後,按香港體育館租用條款規定,由負責在場監督工程的註冊專業工程師以書面向署方確認舞台的搭建、安裝,及器材的裝置均安全穩固。
早前,康文署亦表示已收到演唱會主辦機構已按有關規定就舞台裝置提交註冊工程師的檢驗報告,對於過去數天的舞台事故,署方已要求主辦機構檢視情況及提供改善措施,以確保舞台及表演者安全。
此外,7月24日原定舉行總綵排,但因有舞蹈員受傷,被迫腰斬。首次總綵排發生連串意外,舞蹈員群起在社交平台出黑色帖文表達憤怒。在開騷當日(25日)下午,MIRROR的12名成員及舞蹈員完成總綵排下半部分,換言之,整個演唱會在開騷前只進行過一次完整排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