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警方新界南总区针对电话骗案,捣破一个以「低息贷款」及「猜猜我是谁」两种方法骗财的本地诈骗集团,共拘捕11男1女,年龄介乎15岁至34岁,相信与95宗骗案有关,涉款约450万元。同时,警方在一个相信是招募傀儡的派对房间内搜获气枪等武器,一名17岁少年另涉嫌「管有仿制枪械」、「藏有攻击性武器」及「藏毒」被捕。据悉,被捕者中有3人是主脑,包括黑社会「和安乐」成员,以及一名21岁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学生。
据了解,在被捕人士中,有3人是主脑角色,分别是林X南(26岁,装修工人),他有黑社会「和安乐」(俗称:水房背景);陈X亮(21岁),香港知专设计学院一年级学生,以及无业人士陈X文(17岁)。至于其余被捕人士则是「跑腿」角色,负责假份银行职员收保证金,或打电话声称自己是事主的朋友,声称在内地被捕或遭禁锢指要付赎金。
9人充当跑及扮职员诈骗
新界南总区重案组总督察伍文豪讲解案情,指本年1月至10月,新界南总区刑事部留意到一个诈骗集团活跃于香港,主要以两个方式行骗,分别是讹称提供低息贷款,或者「猜猜我是谁」。
警方破获81宗低息贷款骗案,受害人年龄介乎21至64岁,涉款约630万港元。当中最大涉款金额的案件,受害人被骗去27万元。骗徒假扮本地银行职员,以「随机拨打(cold call)」的形式致电受害者,声称可以提供低息贷款。当受害人表示有兴趣后,骗徒就会要求受害人付出约为贷款额一成的保证金。骗徒再假扮银行或律师楼职员,指示受害人用现金将款项存入指定银行账户,金额由1万元至27万元不等。当收到保证金后,骗徒即失去联络,受害人无法收到贷款金额。
在「猜猜我是谁」骗案,多名长者收到假扮亲友的骗徒来电,称被警方拘捕,需要交保释金。约14名长者受骗,年龄介乎56至89岁,涉及金额110万元。
与95宗骗案有关,涉款约450万
新界南总区刑事部经过深入调查及分析,锁定一个活跃于本地的诈骗集团,本月7日下午时份,当骗徒向一名83岁婆婆收取「保释金」时将其拘捕。两名男子涉嫌「串谋诈骗」被捕,再在全港各区拘捕另外10名本地男子,包括集团骨幹成员、招募傀儡的人士及负责接触受害人的「跑腿」。
警方相信集团涉及全港共95宗骗案,涉款450万元。被捕的11男1女,年龄介乎15至34岁,其中3人报称学生、两名为运输工,另外一人报称为装修,一人报称为清洁工,其余人士无业。 新界南总区重案组高级督察郑紫妍提醒年青人,勿因少许金钱为犯罪集团行事,或者卖户口予其他人作非法用途。
警方又在一个相信是招募傀儡的派对房间内,搜获两支气枪、三把铁鎚、两支铁棍、一支长电筒、作案时使用的支票簿及少量毒品,两电脑。派对房间内的一名男子,涉嫌「管有仿制枪械」、「藏有攻击性武器」及「藏毒」被捕。行动中警方检获两部电脑、18部智能电话、10张银行卡、一部点钞机及7万元现金。
警方重申,串谋诈骗属严重罪行,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监禁14年;而根据《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第455章)第25条,如有人知道或有合理理由相信任何财产全部或部分、直接或间接代表任何人从可公诉罪行的得益而仍处理该财产,即属犯罪,可处罚款五百万港元及监禁十四年,市民切勿以身试法。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