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昨日宣布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由下星期四(20日)開始,酒吧、食肆等場所可恢復現場表演,大前提是相關表演者須一星期進行兩次核酸檢測,表演當天須先進行快測方可入場,觀眾須配戴口罩。酒吧業協會主席錢雋永高興政府有聽業界的訴求,稱萬聖節臨近,預計容許現場表演,生意額可提升20%至30%。另外,政府正積極考慮把限聚令人數上限放寬至12人。
李夏茵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疫情下市民面對不少考驗,在防控容許之下,希望「慢慢走上復常之路」。她強調,調整防疫政策先後次序有三大原則,首要原則為調整後疫情反彈風險較低,不影響公院系統;其次是有利於民,在經濟、民生上影響大;第三是保持所有政策的一致性。她表示,防疫政策的基本精神是「科學為本、精準抗疫、風險可控、便民利民」。
表演者須定期進行核酸檢測
政府公布,在10月20日至11月2日的周期,會放寬部分防疫措施,包括餐飲處所、酒吧、夜店、戲院、博物館、會址、酒店及賓館會議室、活動室等,可舉行現場表演及跳舞活動。李夏茵表示,舉行相關活動的前題是表演者要定期檢測,每七日做兩次核酸檢測,以及表演和採排當日,在進入處所前要先快測。表演者要盡量配戴口罩,並盡量與觀眾、顧客保持適當距離,而假如跳舞人士並非表演者,需要戴上口罩。李夏茵同時指出,會積極考慮將限聚令放寬至12人。
醫衞局局長盧寵茂較早前稱,要將新冠病毒的即時繁殖率控制於1以內,然而目前仍大於1,仍然放寬防疫政策。李夏茵回應稱,即時繁殖率上升是意料之內,如要將繁殖率下調,需視乎社會的免疫屏障能力,能力愈高便會下調,而要調升能力便要依靠接種疫苗。她又稱,要視乎疫情發展調整防疫政策,沒有地方可以預告何時何日放寬甚麼政策,並稱「如開完又關,關完又開,損失更大」。
酒吧業界促容許營業至凌晨
香港酒吧業協會主席錢雋永表示,歡迎政府放寬防疫限制,萬聖節及世界盃等屬業界的傳統旺季,相信新措施放寬後,有助業界舉行主題活動,例如唱片騎師(DJ)、樂隊進行現場表演等。他認為,容許酒吧進行現場表演,將有助帶動場內氣氛,從而吸引舊客重回酒吧消費、拓展新客源,生意額有望提升20至30%。
不過,錢雋永指出,現時政府仍未有放寬營業時間,繼續只容許酒吧營業凌晨至2時,不少業界對此表示「百思不得其解」。他解釋,在萬聖節等的傳統旺季,不少顧客會玩至通宵達旦,目前營業時間限制已令酒吧失去「黃金營業時間」,若仍然維持營業限制,不僅影響業界生意,亦憂慮顧客因營業時間等因素轉而光顧無牌酒吧。他又指出,政府過去一直以高風險為由,限制酒吧進行現場表演,現時放寬相關措施,正代表疫情已受控,加上顧客進入酒吧前要先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相信風險已減至最低,故希望政府考慮業界的經營情況,容許酒吧延長營業時間。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