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医务衞生局副局长李夏茵昨日宣布进一步放宽防疫措施,由下星期四(20日)开始,酒吧、食肆等场所可恢復现场表演,大前提是相关表演者须一星期进行两次核酸检测,表演当天须先进行快测方可入场,观众须配戴口罩。酒吧业协会主席钱隽永高兴政府有听业界的诉求,称万圣节临近,预计容许现场表演,生意额可提升20%至30%。另外,政府正积极考虑把限聚令人数上限放宽至12人。
李夏茵在疫情记者会上表示,疫情下市民面对不少考验,在防控容许之下,希望「慢慢走上復常之路」。她强调,调整防疫政策先后次序有三大原则,首要原则为调整后疫情反弹风险较低,不影响公院系统;其次是有利于民,在经济、民生上影响大;第三是保持所有政策的一致性。她表示,防疫政策的基本精神是「科学为本、精准抗疫、风险可控、便民利民」。
表演者须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政府公布,在10月20日至11月2日的周期,会放宽部分防疫措施,包括餐饮处所、酒吧、夜店、戏院、博物馆、会址、酒店及宾馆会议室、活动室等,可举行现场表演及跳舞活动。李夏茵表示,举行相关活动的前题是表演者要定期检测,每七日做两次核酸检测,以及表演和採排当日,在进入处所前要先快测。表演者要尽量配戴口罩,并尽量与观众、顾客保持适当距离,而假如跳舞人士并非表演者,需要戴上口罩。李夏茵同时指出,会积极考虑将限聚令放宽至12人。
医衞局局长卢宠茂较早前称,要将新冠病毒的即时繁殖率控制于1以内,然而目前仍大于1,仍然放宽防疫政策。李夏茵回应称,即时繁殖率上升是意料之内,如要将繁殖率下调,需视乎社会的免疫屏障能力,能力愈高便会下调,而要调升能力便要依靠接种疫苗。她又称,要视乎疫情发展调整防疫政策,没有地方可以预告何时何日放宽甚么政策,并称「如开完又关,关完又开,损失更大」。
酒吧业界促容许营业至凌晨
香港酒吧业协会主席钱隽永表示,欢迎政府放宽防疫限制,万圣节及世界盃等属业界的传统旺季,相信新措施放宽后,有助业界举行主题活动,例如唱片骑师(DJ)、乐队进行现场表演等。他认为,容许酒吧进行现场表演,将有助带动场内气氛,从而吸引旧客重回酒吧消费、拓展新客源,生意额有望提升20至30%。
不过,钱隽永指出,现时政府仍未有放宽营业时间,继续只容许酒吧营业凌晨至2时,不少业界对此表示「百思不得其解」。他解释,在万圣节等的传统旺季,不少顾客会玩至通宵达旦,目前营业时间限制已令酒吧失去「黄金营业时间」,若仍然维持营业限制,不仅影响业界生意,亦忧虑顾客因营业时间等因素转而光顾无牌酒吧。他又指出,政府过去一直以高风险为由,限制酒吧进行现场表演,现时放宽相关措施,正代表疫情已受控,加上顾客进入酒吧前要先进行快速抗原测试,相信风险已减至最低,故希望政府考虑业界的经营情况,容许酒吧延长营业时间。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