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宣讀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重點之一是土地房屋。施政報告大篇幅提及增建房屋藍圖,其中最矚目是包括選址短期內未有發展計劃的政府和私人土地,推出由組裝合成所建、租金較低的全新簡約公屋。政府的目前是大幅縮短輪候公屋時間,希望在2027年由現時輪候六年「封頂」,並降至4.5年。
李家超昨晚出席施政報告電視論壇時回應簡約公屋內容,他表示,如果以最快速度建屋,需要有政府主導,市民對房屋的需求未必需要「優雅」,對輪候人士最重要是何時上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期望透過提出新的輪候時間,讓市民感到有希望。
施政報告提出,簡約公屋未來五年將有三萬伙單位,日後會以「集裝箱」形式興建,料最高達10多層。政府消息稱,政府正檢視六塊地皮,當中有官地亦有私人土地,雖然有位處市區的地皮,但選址集中於新界,預料首批簡約公屋將在2023年興建,料2024/25年落成,屆時約提供1,000伙,但選址暫未能透露。政府消息表示,考慮到未來公屋供應仍有缺口,故推出簡約公屋新計劃。
李家超稱盼讓市民感有希望
在申請資格方面,申請人必須輪候傳統公屋不少於三年,入住人士可保留輪候傳統公屋的位置,之後有機會遷入傳統公屋。簡約公屋會以傳統公屋作基礎,並由建築署興建,日後希望尋找營辦者管理,其中社福機構(NGO)是方向之一。為方便申請人,日後政府會邀請合符資格人士申請,而他們亦毋須就逐個項目報名。消息人士舉例稱,若同時有三至四個項目推出,申請人只須申請一次。
政府消息稱,簡約公屋面積約10至31平方米的單位,當中設有獨立洗手間、淋浴間及煮食空間,並會配備冷氣、熱水爐。雖然會以家庭優先,但仍會有一至二人單位提供。簡約公屋與傳統公屋規模不同,未必設有公共設施、園境等,高度亦可能有別於傳統公屋。消息人士指出,視乎不同地皮的性質,政府預計項目一般可營運五年。當入住後,申請人可以因成功輪候傳統公屋而遷出。相反,若租期完成後仍未成功「上樓」,政府會盡量安排入住不同項目。
設獨立廚廁及冷氣機熱水爐
據了解,設施方面,簡約公屋單位提供獨立洗手間、浴室及煮食空間,亦會有冷氣、熱水爐等基本設備。簡約公屋租金較傳統公屋低,初步考慮訂為同區新落成傳統公屋租金的約90%。若以元朗區300平方呎的新公屋為例,現時單位租金約1,760元,即簡約公屋則為1,580元。
消息人士指出,簡約公屋與現行的過渡性房屋不同,簡約公屋由政府主導及興建,單位設計會參考傳統公屋,並會較一般的過渡性房屋提供更多大單位,租金亦以傳統新公屋的90%計算。政府未來幾年將會集中處理簡約公屋。不過,今年內仍會處理NGO的過渡性房屋項目申請,相關申請要預計在九個月內開展。
租金定於同區新公屋90%
施政報告同時建議推出「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以反映申請者綜合輪候傳統公屋及簡約公屋的時間。消息人士強調,「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將可更全面反映情況,讓政府得悉改善市民居住環境的成效,目標希望四年內(即2026/27年度),將「公屋綜合輪候時間」降至四年半。消息稱,雖然新推出「公屋綜合輪候時間」,但不等於放棄現有的公屋輪候時間,有關數據仍會定期公佈,希望將現時六年的輪候公屋時間即時「封頂」。
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到,所有於2026/27年度起落成的資助出售房屋,一般實用面積不少於26平方米,除一至二人單位外的新落成公屋,室內樓面面積亦不少於同等水平。消息稱,政府為單位面積設下限,並不是基於近期綠置居的滯銷情況,而是希望住戶可以「住大些」。政府已估算未來10年公營房屋需求為30.1萬個單位,在未有計及簡約公屋下,已有足夠土地興建36萬伙,並已考慮資助房屋的最細面積限設。由於首五年落成單位只佔三分之一,故相信簡約公屋可填補缺口。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