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施政报告提出,政府会质量并重,改善安老服务,贯彻「居家安老为本,院舍照顾为后援」的方针,并採取不同措施加强支援居家安老及提升安老院质与量。首先会採取不同措施加强支援居家安老,包括明年第三季把「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恒常化,分阶段将受惠人数增加50%,由现时8,000人于2025-2026年度增至1.2万人,服务券适用范围亦会扩展至租借辅助科技产品。未来五年新增16间长者邻舍中心,明年第四季把中心服务范围扩展至退休生活规划、乐龄科技推广等。
政府同时扩大医管局的「离院长者综合支援计划」,明年第三季将每年受惠人数由约3.3万人增加三分之一至4.5万人,其中可被转介至家居照顾服务的人数由约9,000人增至1.1万人,支援更多出院长者居家康復。
为解决院舍人手不足问题,政府会在未来五年额外资助超过1,700名学生修读护士训练课程,毕业后在福利界服务最少三年。政府还将全面检视院舍员工技能及资歷要求,为他们建构专业标准和晋升阶梯。
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政府正以最大力度增加资助服务名额,在2027年年底前增加20%,即6,200个宿位,当中2,600个将于明年投入服务,并会在合适用地上兴建安老院、在公营房屋发展项目预留约5%总楼面面积作安老院等福利用途、向私营安老院买位等。亦会结合市场力量增加供应。
明年起落实多项措施,包括设立一站式照顾者资讯网站和支援专线;增加暂託服务名额和优化服务查询系统;推动社区为本的照顾者朋辈支援。此外,明年10月起,「关爱基金」下长者和残疾人士的照顾者津贴将恒常化,并提高金额,例如低收入家庭照顾者每月生活津贴会由2,400元增加四分之一至3,000元,惠及约一万名照顾者。
「关注家居照顾服务大联盟」在社交平台上回应称,乐见施政报告中提到将加建16间长者邻舍中心,可惜仍未能追上规划比率的标准。根据《规划标准及准则(第三章)》-安老服务(2018年),截至2022年中,全港人口临时数字为7,291,600人,长者邻舍中心应有364间,连同现有的171间,似乎要追上比率标准,仍有一段距离。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