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施政報告提出,政府會質量並重,改善安老服務,貫徹「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的方針,並採取不同措施加強支援居家安老及提升安老院質與量。首先會採取不同措施加強支援居家安老,包括明年第三季把「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恒常化,分階段將受惠人數增加50%,由現時8,000人於2025-2026年度增至1.2萬人,服務券適用範圍亦會擴展至租借輔助科技產品。未來五年新增16間長者鄰舍中心,明年第四季把中心服務範圍擴展至退休生活規劃、樂齡科技推廣等。
政府同時擴大醫管局的「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明年第三季將每年受惠人數由約3.3萬人增加三分之一至4.5萬人,其中可被轉介至家居照顧服務的人數由約9,000人增至1.1萬人,支援更多出院長者居家康復。
為解決院舍人手不足問題,政府會在未來五年額外資助超過1,700名學生修讀護士訓練課程,畢業後在福利界服務最少三年。政府還將全面檢視院舍員工技能及資歷要求,為他們建構專業標準和晉升階梯。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政府正以最大力度增加資助服務名額,在2027年年底前增加20%,即6,200個宿位,當中2,600個將於明年投入服務,並會在合適用地上興建安老院、在公營房屋發展項目預留約5%總樓面面積作安老院等福利用途、向私營安老院買位等。亦會結合市場力量增加供應。
明年起落實多項措施,包括設立一站式照顧者資訊網站和支援專線;增加暫託服務名額和優化服務查詢系統;推動社區為本的照顧者朋輩支援。此外,明年10月起,「關愛基金」下長者和殘疾人士的照顧者津貼將恒常化,並提高金額,例如低收入家庭照顧者每月生活津貼會由2,400元增加四分之一至3,000元,惠及約一萬名照顧者。
「關注家居照顧服務大聯盟」在社交平台上回應稱,樂見施政報告中提到將加建16間長者鄰舍中心,可惜仍未能追上規劃比率的標準。根據《規劃標準及準則(第三章)》-安老服務(2018年),截至2022年中,全港人口臨時數字為7,291,600人,長者鄰舍中心應有364間,連同現有的171間,似乎要追上比率標準,仍有一段距離。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