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香港的骗案持续高企,而透过应用程式WhatsApp藉此行骗的大行其道,而投资骗案更没完没了。恒生银行最近捲入被指激似骗徒的风波,有该银行客户投诉,指近日接获由恒生发出的WhatsApp讯息,还附上照片,激似骗徒的讯息。经查询后,证实是银行新猷。该行有职员表示,这些讯息反引起不少客户查询真伪,有些职员则惨被客户检举是骗徒,苦不堪言。
据了解,由「恒生即时通讯助手」发出的WhatsApp讯息,内容大致是指用作「即时通讯渠道」,写道:「您好,我係恒生银行XXXX 。现在想邀请您透过WhatsApp开始对话。开始之前,我们必须先取得您同意接收市场推广及服务资讯。是次同意只适用于即时通讯渠道,并不会影响您于恒生其他通讯渠道 (短讯、邮件、电子邮件、电话及私人银行服务)的选择。请阅读我们[收集个人资料声明] http://hangseng.com/notice_c 内之第7点有关可能使用的个人资料类别与及可用作促销的产品服务。
如果您同意上述连结内第7点,请按「同意」。如不同意,请离开此登记程序及联络我们。」
由于指示客人要按「同意」才可,不少客户都不敢贸易按下,怕是木马程式。由于讯息内附上一张证件照片,称是讯息内的恒生职员。有客户怀疑是自己的客户经理,于是来电查询。不过,一些客户则指照片也可以盗用,索性即时检举。
客户向银行查询后证实是由银行发出,有该行职员透露,这正在试验,以便职员与客户之间对话有银行备录,有助日后客户与银行有任何争拗,可以追查;也有说法是防止客户经理离职时连客人也带走,影响银行业务。据称推出后,反应劣评如潮,批评滋扰客户之余,亦令银行陷入变成「骗徒灾难」。
WhatsApp骗案众多,警方于去年12月31日接获一名51岁马姓男子报案,指早前在社交媒体上认识一名自称投资公司职员的女子,对方邀请受害人加入一个WhatsApp群组。受害人其后在群组内被另一名男子游说投资内地股票,并按指示将共约194万元传入对方指定的5个本地银行户口。
其后受害人在要求提取其资产时,再按指示缴交24万元行政费用至一个指定的本地银行户口。惟受害人在缴交费用后仍无法提取其资产,怀疑受骗遂报案,受害人于案中共损失约218万元。警方经初步调查,案件列作「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交由观塘警区刑事调查队第五队跟进,暂未有人被捕。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