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水泉澳邨发生一宗长者家中身亡,直至化成白骨才被发现的悲剧。据悉,一名在港无亲无故的69岁姓李男子,在林泉楼一单位独居,他透过领取综援过活,并由社署代转帐租金给房署。自去年9月起,他无用过水电煤,期间房屋署人员曾派人在不同时间登楼拍门却无人应门,怀疑单位丢空,于是昨早上门收楼,「爆门」后始揭发怀疑是该名男住户已化成一具骸骨伏尸大厅。据了解,该名男子有一名胞姐居于内地,但警方未能联络上。
据了解,男死者李健生,无业,领取综援,在香港没有亲人。房屋署每两年会派员到各单位进行例行检查家访,惟涉案单位对上一次家访已是2017年,其后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关係而无再进行。
至去年年中,房屋署恢復家访安排,但自去年9月起无法联络到李伯,不论电话、寄信或上门拍门均未能找到他,及后更发现单位自去年9月至今都无用过水电煤,于是昨早派员上门收楼,始揭发案件。
有案发大厦邻居指出,过去一直不觉得单位有异味传出,故从没怀疑有人死在屋内。有社工表示,房署应汲取今次经验,以后遇上独居长者失联个案,应更主动行动,例如更早尝试通知长者的紧急联络人查看长者情况,并在有需要时提供协助。若房屋署发现他已失联多时,可考虑更早报警,由警方或救援人员开门入屋,可能有机会更早发现住户已倒毙屋内,甚至因及时发现而救回人命。
社署回覆查询表示,涉事单位的长者并非社署社工跟进的个案;社署会继续尝试寻找其亲人,如有需要,亦会透过非政府机构协助处理其殓葬事宜。
房屋署则回覆表示,涉事单位户籍内只有户主一人,房委会以自动转帐方式收取单位租金,没有欠租情况。该署去年底自定期家访行动中,察觉该户有丢空公屋迹象,从而启动深入调查个案,包括联络相关部门,透过各种途径(包括电话、不同时段家访和通知书)尝试与租户联络不果后,按《房屋条例》和既定机制向租户发出迁出通知书,要求佔用人将单位交回房屋署。限期届满后,房屋署昨日採取行动收回单位,发现这次不幸事件,房屋署表示难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