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颱风「小犬」让天文台在一年内两度发出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是24年以来第一次,同时让机场陷入混乱,数以万计抵港旅客一度因机场快綫即时停驶而滞留。机场管理局机场运行执行总监姚兆聪表示,「九号风球」预警时间短,纵然即时联络全港的士商会,但只有数十辆的士到机场,机管局稍后会与运输署商讨恶劣天气下的士服务安排,并与港铁沟通,能否让机场快綫提供有限度服务。政府消息称,曾联络旅游巴接载旅客,但司机因忧虑安全而不开车。有旅客批评事件影响香港形象。
天文台前晚7时发出「九号风球」,同晚11时50分改发「八号风球」,歷时四小时50分钟,期间港铁所有露天路段因安全考虑而暂停服务,包括机场快綫。陆路交通因恶劣天气影响而几近瘫痪,机场快綫停驶导致大批旅客前晚一度滞留机场,大批旅客只能排长龙等待的士,有人排了五个小时仍然未能上的士。
游客排队5小时苦等的士
瑞典旅客Carina说:「我在想你会载我离开吗?不会吗?如果有好的酒吧,我们今(前)晚会留在机场吧,你觉得有可能发生吗?」旅客Daniel批评:「真的绝望,我想知道为何数以百计的人在等的士。这很羞耻,对香港来说是羞耻及坏印象。」滞留的旅客最终在昨日凌晨机场快綫恢復有限度服务后,才陆续获疏导。
机管局机场运行执行总监姚兆聪昨日见记者时表示,前晚7至12时有有83班航机降落,估计有超过1.6万名旅客,由于机场快綫在前晚7时开始暂停服务,除了的士及私家车外别无他选,抵港旅客的等候时间也较长。他指出,在改发「八号风球」后的半小时内,机场快綫服务陆续恢復,由昨日凌晨零时30分至凌晨3时,有超过12班列车合共提供1.8万个座位,旅客平均等候三个小时。
姚兆聪指出,今次「九号风球」预警时间短,而全港市区的士也不足以应付需求,驶入机场载客的士也不多,稍后会与有关当局商讨改善方案。他表示:「今(昨)天的运作,大家可见机场大致是正常的。风球的预警时间比较短,其实我们知道情况之后,即时联络全香港的的士商会,但是全香港的的士实在在那段时间比较少,单单一小时只有数十辆的士到机场,事后我们也会与运输署与政府看看在恶劣天气之下,是否在的士方面可做多些工夫。」他又称,会与港铁沟通,能否让机场快綫提供有限度服务。
政府消息称旅巴司机不开车
政府消息称,曾联络旅游巴接载旅客,但司机因忧虑安全而不开车,亦早已联络的士业界加派的士,但由于「八号风球」早在前日中午生效,夜更司机都没出门开工,令入夜后的士数量少。
运输及物流局回覆传媒查询时表示,运输署已联络非专营巴士业界,考虑安排旅游巴接载受影响乘客,政府会继续与各公共交通营办商紧密联繫,研究改善日后在恶劣天气下的资讯发放及应急安排。当局称,「九号风球」下全港的士供应非常有限,机管局会与运输署及相关交通服务营办商商讨,在保障旅客、驾驶者和整体道路安全的大前提下,研究改善日后在恶劣天气下疏导机场旅客的交通安排。局方续称,机管局自「八号风球」生效后,已积极与港铁协调,争取在安全情况下尽快恢復通车。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梁熙批评机管局应变力不足:「全港市民都知道会挂更高信号,机管局应联同不同营运商及周边酒店,安排穿梭巴接载。很多旅游巴公司,或香港市民纷纷发起义载,但反观机管局代表说,没有的士是全港问题,不单机管局或机场问题,让人感觉没有承担。」民主党发展政策发言人吴永辉表示,本港目前缺乏共享出行程式平台,即使市民自发义载应急,但都只能透过社交媒体寻找「有缘人」,因此当局应该联同港铁,改善危急接载应变安排。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