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多位问责官员在社交平台帖文,庆祝香港回归国家27周年,并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
发展局局长甯汉豪: 政府锁定约7000公顷的土地供应来源,照顾未来30年的经济和民生发展需要。政府会继续全力推展造地项目,在未来十年供应当中约3000公顷可供发展土地,包括全力推进北部都会区等策略性项目。政府落实简化地契续期安排,亦正体现「一国两制」给予香港的保障,意义重大。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 截至今年3月底,预计未来5年整体公营房屋建屋量,将增至约17万6800个单位,较上一个5年同期近16万个增加约11%。今届特区政府创新推出简约公屋的大规模社会房屋工程,首批约2100个简约公屋将在明年第一季落成,当局将于2026/27年度兴建好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填补短期公营房屋供应短缺。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 过去一年,民青团队发挥「民政帮到你」的精神,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令香港市民家和万事兴。当局未来一年亦会继续坚守这个信念,加倍用心,服务市民。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香港国安法》和《条例》紧密衔接、相辅相成,为香港筑牢维护安全稳定的防线。香港在最新公布的2024全球宜居城市排名升幅最大就是最佳证明,相关报告指出《香港国安法》和今年早前推行的其他法例,有助香港恢復政治稳定。他说,保安局及各纪律部队会继续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让香港有稳定的环境全力拼经济、谋发展,令广大市民增添幸福感、安全感。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 香港要发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作用,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培育人才。当局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建设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积极推动职专教育、优化中小学课程,大力推动STEAM教育。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 要继续擦亮香港的「金字招牌」,需要持续创新,推动航空、航运业与绿色科技、数码提升相结合。他说,会带领运输及物流局人员,秉承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不畏世界局势变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中国梦奋斗。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 本港公布《香港氢能发展策略》,而内地氢能产业对于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有一定基础,部分甚或处于领先地位。所以除了本地应用氢能外,策略上当局可以善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推动香港成为国家发展氢能源的示范基地。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 当局正在稳步实现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的愿景,有条不紊地循《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所订定的发展方向,聚焦发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具香港优势的「新质生产力」。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 她将与常任秘书长及其他人员稍后启程前往北京,行程重点之一是出席特区政府与北京大学为特区高级公务员开办的首届公共管理硕士课程毕业典礼,见证学员的丰硕学习成果。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