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红树林生态与进行实验室、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副教授简斯诺(Stefano Cannicci),去年首次发现本港首个树栖蟹种,并借其发现地点命名为汀角攀树蟹(Haberma Tingkok),是继1975年以来第二次发现本港红树林特有的蟹种;亦是全球只有三种Haberma属的首个树栖蟹种。简斯诺及其研究团队对发现感到兴奋,将于今年夏天红树林蟹再次活跃时,再进一步研究其习性和生态。有关发现已于动物分类学国际期刊Zookeys上发表。 本报港闻部报道
港大研究团队于去年7月前往位于大埔吐露港的汀角红树林,进行吐露港及赤门海峡的海洋生态及生物多样性研究工作,期间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学四年级学生黄昊沺在一棵秋茄树树灌底,即约成人胸口高度,发现一只体型如幼年般的成年雌蟹,遂向简斯诺请教。
简斯诺初步检视后,怀疑是新品种;随即告知研究团队多加留意,以寻找雄蟹作品种鑑定。港大生物科学学院研究助理张卓瑶忆述,当时她站在树前观望,突惊觉树枝有异动,见状跟身旁简斯诺合力捕捉第一只雄蟹。简斯诺在显微镜下检查样本,随后确认为首次被发现的汀角攀树蟹。
亚热带首个树栖品种
汀角攀树蟹是体形细小的微形蟹,可攀树、弹跳、快速移动,身长不足一厘米,扁平,身体呈深棕色,有方形甲壳、长肢足和橙色蟹螯。简斯诺介绍,全球已知的Haberma属蟹种只有两个,分别在新加坡和新畿内亚被人发现;新蟹种则是Haberma属中首个居于亚热带,亦是首个树栖的品种。而雄蟹的第二和第三对步行足拥有Haberma属特有的锁定系统,相信于交配时用作抓住雌性,但肢足较另外两品种修长。
1975年后再有新发现
简斯诺昨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今次是继1975年由新加坡研究人员发现帕氏假相手蟹后,再发现第二种本港红树林特有的蟹种,更是首次于本港发现树栖蟹。他认为在气候和暖的地区由于水温较高致含氧气较低,加上逃离捕猎者,有蟹种或进化出攀树能力,并发展肺部唿吸和所需视力。现时全球约2,000个蟹种中,只有约20个为攀树蟹。他形容发现令人鼓舞,反映在高度城市化地区如香港,红树林仍存在丰富多样性,而现时对蟹类不同物种的理解尚有不足。他期望透过研究蟹种的攀树行为,会对物种进化有更深的了解。
简斯诺又提到,暂时只在海图基准面上约1.5至1.8米的秋茄树上发现新蟹,而秋茄为本港常见真红树之一,相信在其他本港红树林都会发现新蟹种;将于今年蟹只活跃的夏季作进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