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聞部報道】中文大學工程學院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輕巧超薄的血壓測量感應器,令感應器可配置於手帶或縫製於衣物上,準確度高且耗電量極低,連接無線網絡,便能24小時追蹤使用者的血壓變化,及早察覺異樣狀況,降低突然病發的風險,例如是中風及心臟病。
縫合衣物上無礙睡眠
中大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趙鈮及客座教授張元亭的團隊,自2014年開始展開研究,開發新一代血壓感應器,並在威爾斯親王醫院進行連串臨床實驗。趙鈮表示,晚間是中風及心臟病發病的高危時段,這個輕便、非入侵性又精準的血壓感應器,可實時並持續地監察長者的血壓變化,而無礙其睡眠質素。長期紀錄血壓及心跳的表現,有助更準確反映長者的身體狀況。
傳統的袖帶式電子血壓計只能間斷地測量個人的健康狀況,難以作持續性的監測。中大團隊新研發的超薄血壓感應器具防水功能,亦可安裝於手環及耳機,或縫合在衣物、床單、坐墊、枕袋等物品上,非常輕便。血壓感應器結合光學、電子及機械測量技術,可根據人體皮層所反射的色彩及影像深淺度,檢測不同的血液流動狀況,監測及紀錄多樣化的健康數據。
建大數據庫促新療法
趙鈮認為,當感應器普及應用,可綜合大量穩定而全面的血壓紀錄,以及各類健康數據,有利建立醫療的大數據平台,對醫學界研究病因及治療方法有莫大的幫助。另一方面,團隊將致力擴大感應器的測量範圍,例如呼吸速度與規律、血液含氧濃度等,進一步取代指尖式脈搏血氧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