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香港城市大学(城大)领导的跨学科团队研发了一套以虚拟实境技术为本的训练计划,在最新的研究中,证实有助改善自闭症学龄儿童的社交适应和情感表达能力,例如主动问好及持续交谈。
自闭童情感辨认有进步 该项以虚拟实境技术为本的崭新社交适应和情感表达训练计划(vPAD),可协助自闭症儿童适应多种不同的社交环境,并作出恰当回应。计划评估125名获诊断患有自闭症的儿童,结果发现曾接受vPAD训练的儿童于社交互动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得分较高,在情感辨认方面亦有进步。
这些6至12岁的儿童分别来自17间本地学校,分为两组。一组接受vPAD训练,另一组不接受训练,只作为对比研究的控制组。结果显示,曾受训练的一组与控制组在情感表达与社交互动方面的评估分数,在统计上有显着差别。在课堂观察中,接受训练的学童在相关活动中有明显进步,并能与同学互动表达理解。他们能够留意同学面部表情的变化,理解同学的情绪。此外,他们能适当地表达情感及与人作社交联繫,例如主动问好及持续交谈。
该计划由城大副校长(学生事务)兼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创新应用中心(AIMtech中心)主任叶豪盛教授领导,并获政府优质教育基金资助。计划团队的成员包括医学及教育专家,分别是中文大学医学院儿科学系荣誉临床副教授陈凤英、香港教育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黄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