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楼价指数连升14个月,已累积升逾20%,差饷物业估价署昨日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截至今年5月份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333.1点,按月再升1.15%,总计今年首五个月,楼价累积升8%,而地产公司的数据显示,6月份楼价更仅微升约0.7%。有学者称楼市是敏感议题,累积升幅已很大,目前楼市是否再升高,取决于新政府的取态,新政府会否再推出抑制楼市的措施,令楼价稳定下来,仍然是未知数。 本报港闻部报道
面积少于430平方呎的细单位,上月楼价升1%,与面积逾千呎的大单位楼价升幅相若。现时在新界区买一个上车盘,楼价平均售价487万元,九龙区平均售价为515万元,港岛区则达630万元。以本年5月的平均呎价计算,430平方呎以下的细单位来说,位于新界区的呎价平均为1万1197元、较去年同期的平均呎价为8,949元,一年间每呎价格上升逾2,200元。
#租金刷新高位纪录 相对一些较大单位,即介乎430平方呎至761平方呎的楼宇,位于新界的楼宇,本年5月的平均呎价为9,666元,其售价较位于同区的细单位少逾1,500元,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少细单位是上车盘,受到大批结婚人士青睐,在需求过于供应的情况下,细单位的升幅亦较快。
至于租金方面,5月份租金指数报180.8点,按月升约1.1%,连升六个月,期间累升5.1%,另按年升9.7%。该指数自3月起打破2015年9月高位,4月及5月亦连续刷新该高位纪录。
楼价未见下降因素 树仁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袁伟基昨日接受《成报》访问时指出,目前楼市是否再升高,取决于新政府的取态,特首林郑月娥会否在短期内再推出抑制楼市的措施,以抑制楼市再上升。抑或新政府只是继续推出土地政策,「如果以目前情况,楼市实在没有下降的因素」。
袁伟基又称,其实目前逆按揭措施,由上一代协助下一代置业,令两代的资金连结一起,即上一代把单位再按给银行,然后银行向业主支付一笔现金,业主继续延长供款,但可以运用这笔资金至其他投资,如协助下一代入市供首期。
压力测试底线三厘 他相信除非美国加息三厘,否则难以对楼市有较大的影响,楼市压力测试是以三厘为底线,在三厘以下不会有问题。当然无人可以预测一些重大影响楼价的事件。
中大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认为,14个月升逾两成的确较急,但预料6至7月数据或向下微调。虽然房屋政策是政府看重的项目之一,但庄氏不认为新班子甫上场则有「大动作」,预料观察楼市至年尾再作部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