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聞部報道】沙田至中環綫(沙中綫)土瓜灣站工地最終考古報告已獲古物古蹟辦事處接納。土瓜灣站考古工作經過兩年的發掘工作,發現了大量陶瓷器碎片,當中大部分為過往日常生活使用的陶瓷器,小量陶瓷碎片相對屬較高質量,以及一些可追溯至宋元時期至20世紀中期的考古遺蹟。這些發現引證了早在宋元時期,已有人在考古工作區以至附近區域居住,有助加深了解前聖山區域的歷史,並為日後研究宋元時期的香港提供了基礎材料。
以圖像展示凸顯地區歷史
為妥善保育出土的考古遺蹟,港鐵公司及承建商已根據保育方案,修改土瓜灣站的設計和施工方法,修改及遷移車站通風設施和機房,以原址保留J1井及周邊的房基遺存;重新設計車站頂蓋並預建混凝土井槽,讓相關政府部門日後能夠原位置、原水平重置J2井及其相關的石砌引水槽;在車站內設置展櫃供古蹟辦展示在考古工作區發現的文物,以及在站內裝飾和藝術設計融入考古元素,以圖像方式展示,凸顯地區歷史。
另外,港鐵公司亦根據沙中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的建議,於鑽石山前大磡村用地進行考古工作,考古專家已經完成有關工作並向古蹟辦提交考古報告,該報告已於本年2月獲古蹟辦接納。
土瓜灣站的考古工作和保育方案令沙中綫「東西走廊」工程滯後11個月。沙中綫工程團隊和承建商經過多番努力,實施了多項追回進度措施,現時預計連接大圍至紅磡的沙中綫「東西走廊」可提前於2019年年中通車。一如早前公布,是次考古工作和發現令沙中綫工程造價估算上調最少41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