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7日
星期三
   | 气 温 : 27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中大研药物重新定位 或可助控精神病
发佈日期 : 2017-08-21

苏汉昌教授和他团队比较图谱分析药物潜能。

【本报港闻部报道】中大生物医学学院助理教授苏汉昌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部分非精神科药物,可用于治疗精神病。他们提出以生物信息分析方法,透过分析表达图谱,把七种主要精神病的基因排序变异和1,309种不同类型药物的表达特性作比对,制作了一个可用药物清单,当中部分药物可重新定位作治疗精神病。苏教授及其团队希望此方法日后能套用在其他疾病,尤其是为一些治疗方法较少的疾病,提供更多药物选择。相关研究文章已刊登于着名学术期刊《自然-神经科学》。


基因图谱技术一日千里,当中「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在过去10年的发展最为迅速,这项技术可以找出人类基因组内序列变异,是医学界了解成因复杂的疾病之主要方法。医学界至今进行超过3,000 项GWAS研究,覆盖过百种复杂疾病,但甚少研究成果应用于药物开发,此项研究正好弥补不足。


比较图谱分析药物潜能


研究团队先分析GWAS数据,抽取诱发七种主要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郁症、重性抑郁障碍、焦虑症、认知障碍症、专注力失调/过度活跃症以及自闭症)的基因变异,然后估算该病症的表达图谱。之后将病症的表达图谱,与在公开资料库取得的1,309种药物的基因表达图谱作反向比对,最终鑑定出一些可以重新定位、有机会用于治疗精神病的药物。例如阿士匹灵、「氧合酶-2」抑制剂等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在研究中被列为有效抑制躁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的药物;而部分降血脂的他汀类药物,亦可能有助于控制躁郁症。不过研究团队强调,相关药物必须经过临床验证才能用于治疗精神病。


研究团队希望是次研究可以为利用人类基因组数据研发药物,以及药物重新定位的工作开闢一条新路径,亦期望是次研究所筛选的药物,可供医学界参考及作进一步测试,以发展出新类型的疗法。

您可能有兴趣:

1
熊猫活动突爆眼瞓捱轰 姜涛首回应:我好精神 被指焦点转非保育 姜:「对唔住啰,我哋好难抢到熊猫镜喎!」

2
熊猫活动娱乐化 安排访姜涛 陈卓贤时间比成立典礼长 海洋公园发相36张无熊猫独照 文体旅局懒理外界质疑

3
表:文体旅局答非所问

4


5
市民轰「家姐细佬后援会」熊猫主角沦陪衬 全场陈卓贤 姜涛粉丝举偶像名纸牌 质疑门票抽奖造假

6
6港人困缅甸电骗园半年被救出 不涉付赎金 邓炳强秘密亲赴泰国联合统筹行动

7
3得奖内地跑手遭取消资格 身份不符号码布属同一经理人

8
3得奖内地跑手遭取消资格 身份不符号码布属同一经理人

9
男子全马三甲肯尼亚包办 姚洁贞破个人本地半马纪录封后

10
有视障人士3小时内跑毕全马 创个人最佳成绩

11
周润发参与半马赛事(另)2小时24分33秒完成

12
称不满芬太尼等毒品流入美国 特朗普扬言对华商品加徵10%关税 中方强调无人能赢贸易战

13
林建岳:加徵关税将让美国通胀加剧

14
杜鲁多:与特朗普进行了良好交谈

15
大型演习恒常化 邀私营机构及市民参与 反恐专责组拟中小学课程增反恐应急知识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