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本报港闻部报道】胆脂瘤又称珍珠瘤,因看起来白白亮亮,类似珍珠般的光泽而得名。胆脂瘤亦称表皮样囊肿,珍珠瘤等。目前认为是源于异位胚胎残余外胚层组织的先天性乏血管的良性肿瘤。多发病于脑部和耳部。根据胆脂瘤分布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颅内胆脂瘤、外耳道胆脂瘤和胆脂瘤型中耳炎等。一般认为颅内胆脂瘤的发病率为全脑肿瘤的0.5至1.8%。瘤的体积由几毫米至数厘米不等。胆脂瘤多採取手术切除。
一般认为颅内胆脂瘤的发病率为全脑肿瘤的0.5至1.8%。可为多发,大小由几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高峰年龄均在4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约为1.25比1。多在成年后才出现症状,以20至50岁发病最多见,佔70%以上。可伴有皮瘘、嵴柱裂、嵴髓空洞症、颅底凹陷症等。
多採取手术切除
胆脂瘤多採取手术切除。颅后窝表皮样囊肿,尤其是颅后窝底、第四脑室者,可取中线枕下入路;中脑者可经幕下小脑上入路;鞍区者可取翼点入路;中线旁跨越颅中窝和脑桥小脑角的哑铃形者,可取一侧乳突后入路。
若肿瘤体积小而无颅内扩展或感染,仅与周边结构轻微黏连,尤其是第四脑室的表皮样囊肿。但相当多的部位的胆脂瘤达到组织病理上的全切都是比较困难的,往往有少量包膜残留,有时候术后磁力共振会显示有增强的信号存在。
肿瘤的囊壁为生发组织,应对无粘连的囊壁尽可能广泛切除,为防止肿瘤细胞随脑嵴液的扩散,可採取手术中肿瘤周围棉条覆盖保护的方式。在仔细清除囊肿内容物后,注意反復沖洗手术区,防止手术后的无菌性脑膜炎。
对于颅内胆脂瘤,无明确预防建议。对于曾接受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的患者,需要定期影像覆查以求早期发现肿瘤的復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