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亚洲肝炎会抽样分析市面的基本体检套餐,发现或未能找出慢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忽略潜藏的丙肝风险,因为逾80%丙肝患者没有明显徵状,每四名慢性丙肝患者,有三人可能恶化成肝硬化或肝癌。该会提醒高危人士应接受丙肝检查,而丙肝患者应尽快求诊。医管局正资助慢性丙肝患者使用新药作一线治疗,持续用药最长24周便能「断尾」。
本报港闻部报道
香港亚洲肝炎会主席林朗昕医生昨日说,「逾八成丙肝患者没有明显徵状,纵使出现较明显的病徵,如疲倦、食慾不振、噁心、吐血、腹水及关节痛等,但这些已经是后期肝硬化的病徵,即使完成治疗仍然需要长期覆诊,监察肝功能以防併发症。」
误以为进食补肝保健品可解决
香港亚洲肝炎会抽样分析10间包括私家医院、医疗机构及体检公司所提供的基本身体检查套餐,价钱由980元至1,980元不等。结果发现,虽然60%体检套餐涵盖乙肝测试,但全没有丙肝测试。林医生续说,部分患者纵使体检报告显示肝功能指数超标,却误以为只需进食市面号称「补肝」的保健品便可解决。但这些保健品无助清除丙肝病毒,病毒持续活跃,大增恶化至严重致命肝病的风险。
香港亚洲肝炎会委员黄丽虹教授在同一场合指出,过去丙肝治疗主要是注射干扰素及口服利巴韦林,疗程长达一年,但成功率仅五成。「而且副作用多,如感冒症状、发烧、白血球及血小板数量下降、腰痠背痛等,患者可能因为副作用而不能完成疗程,令成功率相当低。」
新一代口服药有九成机会痊癒
「医管局现已资助严重纤维化或肝硬化的丙肝病人接受新一代口服药作一线治疗,只需用药最多24周,便有九成或以上机会痊癒。医管局的新措施将有助不少丙肝病人『断尾』,减低致命肝病的风险。」黄教授说。她鼓励丙肝病人定时覆诊,并向医生查询最新的治疗选择,尽早清除体内丙肝病毒。
香港亚洲肝炎会创会主席梁慧仪医生称,市民也要防范丙肝传播,特别提防近年感染途径的新威胁,如纹身、纹眉、美容疗程(美容针、微针等),以及于境外接受牙科疗程、输血、静脉注射(如吊针、打点滴)等。若仪器未经彻底消毒,有机会接触到患者血液而感染丙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