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衞生学院昨日在港大陆佑堂举行「九七的儿女」21岁生日会,数百名参与这项研究计划的年轻人,首次聚首一堂。「九七的儿女」研究计划于1997年由港大医学院公共衞生学院与香港特区政府衞生署组成的研究小组展开,是亚洲地区内其中一个最大型的出生队列研究,研究计划承接过去的成功,未来将继续积极进行,且会收集并分析参加者的基因和代谢物数据,聚焦研究心血管疾病成因。
本报港闻部报道
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表示,1997年是香港歷史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九七的儿女」出生队列研究的开端,「我今天很高与能与各位『九七的儿女』聚首一堂,共度这个特别的时刻。『九七的儿女』研究计划在过去21年取得成功,实在有赖每一位参与者持续为香港的健康医疗数据宝库提供资料」。他表示,研究小组共发布超过80篇学术论文,为公共衞生政策如落实室内全面禁烟及推动母乳餵哺,提供医学证据支持,期望参加者在未来继续积极参与计划,共同为香港及全球的公共衞生研究作出贡献。
「九七的儿女」21岁生日会,除邀请参与研究计划的年轻人和港大医学院学生外,国际关係学者沈旭晖、艺人林奕匡和港大旧生罗永聪亦获邀一起庆祝,并以「97年的我」和「21岁的我」为题,与这群年轻人在专题讨论中分享他们的心得和经验。
冀深入了解男女生理差异
研究小组正计划大幅增加在出生队列中收集的数据,包括利用所收集的血液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及利用核磁共振光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分析代谢物水平。这些数据将有助更深入了解生理及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此外,研究小组亦希望深入了解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异,以及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重大疾病的致病原因。随着人们对「与癌魔决战」认识不断提高,研究小组也希望通过此研究,唤起大众「与心血管疾病决战」的意识。
4至5月出生逾8300人参与
「九七的儿女」研究计划1997年展开,获超过8,300名1997年4至5月出生的婴儿参与,透过定期收集数据进行公共衞生的多方面研究。由于社会对世代健康影响有浓厚兴趣,由梁卓伟及Catherine Mary Schooling副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2005年再次跟进这个出生队列,通过配对方法连结政府机构的记录(包括母婴健康院、学生健康服务和医院管理局的档案记录),并于2007年开始与众多参与家庭重新建立联繫,重点研究非西方社会流行病学的生命歷程。研究小组至今已发布超过80篇学术论文,为公共衞生政策提供重要医学证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