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与路德会社会服务处获禁毒基金贊助,自2015年9月起推行「生命孕记」支援吸毒家长计划,希望藉怀孕契机,为人母的责任推动戒毒的决心,期间成功协助超过80%有吸毒行为的母亲戒毒,以及全部婴幼儿能成功接种疫苗等。有参与计划的母亲Carrie及Ceci表示,感谢小生命的出现令她们的生命重生。路德会青彩中心单位主管尹洁盈表示个案复杂程度日增,期望增拨资源以及早辨识高危孕妇。 本报港闻部报道
计划中90名过去一年内有吸毒行为的孕妇或母亲,当中以吸食冰或K仔为主,其年龄平均为26岁,年纪最小仅得17岁。这些母亲现时育有超过110名5岁以下的子女,年纪最小为两个月大。
吸食K仔9年至濒死状态
在成功戒毒的母亲当中,几乎所有母亲均表示子女是她们戒毒的动力。参与计划的母亲Ceci表示,她自小在儿童之家成长,16岁滥用冰毒以毒品逃避现实及排解孤单。在22岁时意外怀孕,因渴望拥有完整家庭而决心戒毒,学习面对自己及成为母亲。
另一名参与计划的母亲Carrie同样是单亲家庭,父亲是一位吸毒者。Carrie自小品学兼优,但20岁时遇人不淑走上父亲吸毒之路。她悔恨自己吸毒而不能自拔,九年吸食K仔的生涯令身体健康受损至濒死状态,直至意外怀孕,在医院等候进行终止怀孕手术时,突然感受到小生命是上天所赐的礼物,最后决心戒毒,并尝试学习成为母亲。
尹洁盈昨日表示过去三年计划所接触的个案愈趋复杂,总体个案中有四分一曾需就儿童褔利事宜召开跨专业个案会议,甚至有母亲未有产检、「冲急症室」诞下婴儿后被转介到路德会青彩中心接受服务。
冀可增拨更多资源人手
中大社工系就计划进行了成效评估后发现,母亲在参与计划后,其亲职效能感显着提升,如了解母亲的责任。中大社工系副教授陶兆铭解释,家长在肩负照顾孩子的责任时会面对压力和困难,但为人母亲令她们经验到不同方面的个人成长,使其变得更为成熟。计划团队认为计划实施三年以来,现时只涵盖九龙东的吸毒妇女,希望政府能增拨更多资源和人手,处理更多个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