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9日
星期五
   | 气 温 : 27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患者宜物理治疗和水疗 再考虑手术 严重坐骨神经痛 不能走路
发佈日期 : 2018-10-06

蓝明权医生(左)及病者李太接受手术后,可继续进行

无论是老年、中年或青年人,均会因不同嵴椎问题而有坐骨神经痛,出现如电击般刺痛。但一些患者却往往「怕要做手术」,而转求另类治疗,最终可严重至不能走路。有神经外科顾问医生称如果早发现椎间盘突出和退化性嵴椎移位症,可先以物理治疗和水疗治理,如持续一段时间仍无效,又希望尽快恢復工作能力及重回正常生活,患者可考虑接受手术。


本报港闻部报道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症状,疼痛由背、腰,下至臀部,并伸延至大腿、小腿、脚底和脚趾等,临床上多源于椎间盘突出或退化性嵴椎移位症。前者多于20至40岁病发,日常生活或运动姿势不良,令椎骨间的软骨组织突出压着神经;后者因年老退化,腰椎第四至五节移位,多发生于60岁及以上的女性。


害怕做手术 延误致恶化


神经外科顾问医生蓝明权表示,此两种嵴椎疾患早发现时,可先以物理治疗和水疗治理,如持续一段时间仍无效,又希望尽快恢復工作能力及重回正常生活,患者可考虑接受手术。仁安医院现时每年有300多宗嵴椎相关的微创手术,有六成是由神经外科部门主理,当中椎间盘突出和退化性嵴椎移位症的手术,每年分别各有40宗。


女生及老太太手术成功


曾有一名只有19岁的新闻系女生,因感到右背小腿麻痺痛而求医,诊断时发现椎间盘突出近1公分,令身躯「歪埋一边」,她曾担忧不能做主播,后接受较新的内视镜及X光手术,歷时1至2小时,手术后平均1至2天可出院。最后她可以开学前康復。


虽然嵴椎疾患会令剧痛难挡,现时也採用较新的微创手术治疗,但蓝明权医生表示很多人仍害怕接受手术,令病情恶化,年逾60的李太太便是典型例子。李太太热爱滑雪打网球,但6年前旅行时跌倒后,双脚愈行愈差,坦言自己怕接受手术,宁愿花钱试尽针灸、按摩、放血,却全都没用。


直至3年前有一天不能下床,确诊时退化性嵴椎移位达30%,需要做斜外侧椎间融合手术,将嵴椎矫正和復位。手术时间2.5至3.5小时,因减少了伤到嵴椎神经的风险,故1至2天可出院,第四天李太太已如常穿高跟鞋,配合物理治疗训练肌肉后半年,已可再滑雪,至今情况良好。

您可能有兴趣:

1
熊猫活动突爆眼瞓捱轰 姜涛首回应:我好精神 被指焦点转非保育 姜:「对唔住啰,我哋好难抢到熊猫镜喎!」

2
熊猫活动娱乐化 安排访姜涛 陈卓贤时间比成立典礼长 海洋公园发相36张无熊猫独照 文体旅局懒理外界质疑

3
表:文体旅局答非所问

4


5
市民轰「家姐细佬后援会」熊猫主角沦陪衬 全场陈卓贤 姜涛粉丝举偶像名纸牌 质疑门票抽奖造假

6
6港人困缅甸电骗园半年被救出 不涉付赎金 邓炳强秘密亲赴泰国联合统筹行动

7
3得奖内地跑手遭取消资格 身份不符号码布属同一经理人

8
3得奖内地跑手遭取消资格 身份不符号码布属同一经理人

9
男子全马三甲肯尼亚包办 姚洁贞破个人本地半马纪录封后

10
有视障人士3小时内跑毕全马 创个人最佳成绩

11
周润发参与半马赛事(另)2小时24分33秒完成

12
称不满芬太尼等毒品流入美国 特朗普扬言对华商品加徵10%关税 中方强调无人能赢贸易战

13
林建岳:加徵关税将让美国通胀加剧

14
杜鲁多:与特朗普进行了良好交谈

15
大型演习恒常化 邀私营机构及市民参与 反恐专责组拟中小学课程增反恐应急知识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