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上期谈到美国政部根据《香港自治法案》,公布制裁11名中国及香港官员,正当大众焦点集中在制裁对香港高官和金融业等的影响时,原来美国财政部也懂得「拉一派,打一派」的招数,在打击香港的同时,却放生澳门的匯业银行,免得因同时制裁两个特区而为人垢病。
澳门滙业银行(Banco Delta Asia)早前宣布,收到美国政府的通知,在毋须承认任何责任的情况下,正式解除自2005年起对滙业银行的制裁。一般而言,被美国财政部制裁者,都不容易逃出生天,但匯业银行在其主席区宗杰带领下,令该银行终于能捱过15年的艰苦岁月。
匯业事件始于2005年9月15日,美国财政部指称滙业银行协助北韩客户洗黑钱、协助伪钞流通等支持恐怖主义活动,建议美国公司断绝与该银行的任何联繫。随后,美国金融犯罪执法局2005年9月20日提交一份文件显示,该局于2005年指控澳门匯业银行涉及协助朝鲜洗黑钱,为朝鲜从事非法活动的挂名公司提供金融服务超过20年,支持恐怖主义活动。美国财政部据此要求美国金融机构断绝与匯业银行的联繫。
在2007年,美国正式发布命令,断绝金融机构与匯业银行的联繫。匯业银行随即回应要求废除制裁,但遭美方拒绝。2010年,匯业银行再次提出废除制裁。匯业还同意美方安排两次独立审查,作为2012年至2019年谈判的一部分。但2019年,美国金融犯罪执法局最终依然以匯业银行「未能纠正其他重大缺陷
等理由,再次拒绝撤销制裁。文件还提到,2013年3月匯业银行在美国华盛顿特区法院提起诉讼,对美方相关调查和制裁提出质疑。在持续多年的诉讼与谈判后,双方最终达成一致,金融犯罪执法局同意重新对匯业银行进行评估,允许匯业银行就2019年申请被拒一事提交意见,并基于这些原因撤销了制裁。
区宗杰在媒体访问中表示,会致力消除监管机构及美国政府的疑虑,证明将来再没有监管行动的需要,并期待就为打击各种形式的洗钱活动所作的努力,与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防制署保持沟通。他又指,当时机成熟将恢復美元结算业务,并继续发展私人银行服务、资产管理、海外房地产业务,服务香港、澳门及大湾区的市民。
在此恭喜匯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重投正轨。不过,事件有值得反思之处,例如是如果金融企业未能与美国企业做生意,该如何生存?以及「15年」不是一段短的日子,是否意味香港也要面对相当时间的制裁?小妹仅此抛砖引玉,期待各位高手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