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统计处早前公布2020年7月的的消费物价指数。根据综合消费物价指数,2020年7月份整体消费物价较去年同期下跌 2.3%,跌幅主要是由于2020年7月政府代缴公营房屋租金,以及香港房屋协会豁免乙类屋邨租户三分二租金。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纾困措施的影响,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在2020年7月份的按年升幅(即基本通胀率)为0.2%,较2020年6月份(1.2%)为低,主要是由于外出用膳费用下跌和本地交通费用跌幅扩大所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己连续4季出现负增长,其中今年第1季及第2季分别-9.1%及-9%,出现经济衰退。不过,经济再差,香港人仍是要过活,基本饮食仍是需要的。尽管7月份整体物价下跌,但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仍上升3.9%,杂项物品亦上升2.3%。
在疫情之下,不少市民都改为「在家工作」,减少外出,故相信不少消费者都会在网上购物。香港电视(01137)早前公布7月份网购平台及门市业务未经审核营运数据,公司平均每日订单总商品交易额按年增174%至2,000万元,按月则升38.9%。7月份单总商品交易额(GMV)录6.2亿元,按年升173.1%,按月则升43.9%。订单数量按年增长157.4%至36,300宗,按月升21.8%,6月份平均订单值为552,按年升6.2%,按月升14.3%。7月份曾于HKTVmall购物的独立客户数量为41.5万,上月为36.2万。见微之着,香港电视亮丽的营运数字,其实也反映不少消费者的习惯已改变,由线下搬到线上去了。
另一方面,网购兴起及经济不景令到工商铺物业的需求下降,近日更接连出现蚀让个案。金管局早前宣布,放宽非住宅物业的按揭贷款成数,把上限上调10个百分点,即一般情况下,若本身未有按揭贷款,将由四成上限调至五成,惟供款与入息比率维持不变。金管局的逆周期措施受到银行界的欢迎,认为可以增强企业及投资者对本地营商环境的信心。然而,2020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参考不同玄学及占星家的说是,今年是庚子年,也是木星、土星及冥王星先后有不同合相的一年,也有机会是由白羊座时代进入水瓶座时代的一年,是一个大转变的时代,是大洗牌的一年。不少旧有规律会被淘汰,同时会有新规律兴起。笔者估计,购物活动由线下转到线上,会是一个回不了头的潮流。长远而言,将会影响到店铺的需求,政府的减辣措施是否有用,值得商榷。由于食和住仍是主要的内需,政府更应想方法去振兴饮食业,或协助业主提升物业(如提高供电量)及推行友善法规等,以配合饮食业的需求。与此同时,应放寛住宅的辣招,将被扭曲的楼市拨乱反正,让更多年轻人能发得起「置业梦」,继续在香港安居乐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