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一炸名聞世界,世人方知有這國。它奉行有自由投票和民主議會政制,卻是鬥爭不斷。直至2020年黎巴嫩共接收了150萬敘利亞難民,是150萬!無業、無錢、無藥,卻多元、多怨、多病,多年來一直受聯合國救濟。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便促請黎巴嫩把握最後機會,進行政治改革。這也是馬克龍上月貝魯特大爆炸後,第二度到訪黎巴嫩。
用「四面楚歌」、「四鬼拍門」去形容黎巴嫩當前的狀況,亦不為過。有邊「四鬼」呢?1.經濟危機空前。2.社會矛盾日益激化。3.新冠病毒疫情肆虐。4.政壇紛爭與長期腐敗。
為什麼黎巴嫩會如此水深火熱呢?是政治宗派主義作怪。不同派系都從自身利益出發,這也是多元文化的代價。黎巴嫩官方正式承認有18個宗教族群,包括4個穆斯林、12個基督教、德魯茲教派和猶太教派的族群。根據1943年簽訂的《國民公約》的協議,敘利亞三個主要的政治權利機構,分別由三個最大的族群社區掌握。總統必須是馬龍教派基督徒,議會議長必須是什葉派穆斯林,總理必須是遜尼派穆斯林,議會的128個席位也由基督徒和穆斯林平均分座。
正是這種宗教多樣性,使得黎巴嫩很容易成為外部勢力干涉的目標。黎巴嫩內戰結束以來,每個教派的政治領導人都通過各自的網絡,維持其權力和影響。保護他們所代表的宗教團體的利益,並提供合法、或者非法的經濟幫助。
在「透明國際」的全球腐敗指數中,黎巴嫩在180個國家中排名第138位。「透明國際」的報告說,腐敗已經滲透到黎巴嫩社會各階層,政黨、議會和警察被視為最腐敗的機構。
伊斯蘭真主與耶蘇基督的信徒鬥了千年,美國以人權及幫助基督徒為由,對黎巴嫩實行經濟制裁及攻擊,紙幣貶值七成之餘,更要限制每天供電量至少2小時。至於那次「大爆炸」,那個被「化學原料意外爆炸」的港口,就是準備迎接中國一帶一路的大海港。據悉中國在此港投資了120億。有說這是一次襲擊,是俄羅斯做的,但須知道俄羅斯在此港股也有重大投資。
翻查歷史,黎巴嫩原是敘利亞王國的一省,在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法國硬搶過來再割裂出來管理。法國玩厭了,還有美英蘇及中東勢力。可憐嗎?不止!正因接收了60萬巴勒斯坦難民,當中又有一萬反以色列武裝份子。筆者大膽講句,當年香港被屈做第一收容,要不是賴著本身深厚的文化底蘊,可能早已是另一個黎巴嫩了。只能說外國勢力多年來都是狼子野心,是香港人福大命大而已。 |
您可能有興趣:
|